體溫多少正常

體溫多少正常

1、體溫多少正常

每日早晚、人體各個部位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并不是恒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2℃~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2℃~0.5℃,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2℃~0.6℃。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于0.8℃。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5℃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在健康狀態時,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2℃),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

2、什么是體溫

人體內部的溫度稱體溫。保持恒定的體溫,是保證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體溫是物質代謝的產物。

3、體溫的正常波動

在一晝夜之中,人體體溫呈周期性波動。清晨2-6時體溫最低,午后1-6時最高。波動的幅值一般不超過1℃。體溫的這種晝夜周期性波動稱為晝夜節律或日周期。

女子的基礎體溫隨月經周期而發生變動。在排卵后體溫升高,這種體溫升高一直持續至下次月經開始。這種現象很可能同性激素的分泌有關。實驗證明,這種變動性同血中孕激素及其代謝產物的變化相吻合。

體溫也與年齡有關。一般說來,兒童的體溫較高,新生兒和老年人的體溫較低。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由于體溫調節機制發育還不完善,調節體溫的能力差,所以他們的體溫容易受環境溫度的影響而變動。因此對新生兒應加強護理。

肌肉活動時代謝加強,產熱量因而增加,結果可導致體溫升高。所以,臨床上應讓病人安靜一段時間以后再測體溫。測定小兒體溫時應防止哭鬧。

此外,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進食等情況對體溫都會有影響;環境溫度的變化對體溫也有影響;在測定體溫時,就考慮到這些情況。

新生兒體溫過高怎么辦

新生兒發熱指體溫在37.4℃以上的寶寶。寶寶發熱可能是環境溫度過高,或者是疾病引起的發熱。新生兒出現發熱時要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區分,來進行治療。

新生兒低熱不需要退熱,如果體溫在38℃以下,可以用物理降溫方法,如打包散熱、降暖箱箱溫等。不主張給新生寶寶用退熱藥,因為一般常用的退熱藥對新生兒常有一些毒副作用。

寶寶發熱的時候,爸媽要查找發熱的原因,如果是環境溫度過高,要調整環境溫度不要高于30℃;脫水熱時,要喂5%或10%的糖水,必要時可靜脈補液。有感染的寶寶,可選用適當的抗菌素治療。超過39℃時,應該到醫院治療。

體溫過低的危害

體溫過低可導致所有生理功能的加速,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神經傳導,精神的敏銳性,神經肌肉反應時間和代謝率。幼兒時,將全身浸泡在接近結冰的水中所致的低溫過低,可保護低氧時的大腦。

核心體溫降低可導致冷漠嗜睡,手腳笨拙,精神錯亂,易激動,虛幻,呼吸減慢或停止,心跳減慢,不規則,最后停止。但只要病人當未溫暖,不應認為病人已死。直腸溫度<34℃有助于與因心臟病,糖尿病昏迷,胰島素過量,腦血管意外或濫用藥物所致的類似症狀相區別。普通的臨床體溫表不能測量體溫過低時很低的體溫,必須用特殊的低體溫測量儀,若只有標準的臨床體溫表,汞柱不能升至34℃以上表明有體溫過低。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