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象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象偏高是怎么回事

1、血象是什么

血象是指血液一般檢驗的結果。血象高一般是指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計數超出正常范圍,很多原因可引起白細胞計數增高,如感染、外傷、血液病等等。

白細胞參考值:(4~10)*10^9/L(4000~10000/Mm3。

血象高就是“白細胞增高”的問題:1)白細胞(WBC)是機體防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常參考值:新生兒10000--20000/mm3;兒童5000--11000/mm3;成人4000--10000/mm3。2)

對于“白細胞增高”,首先應該確定病因,找出症結后方可“對症下藥”。

備注:4*10^9/L表示每升4乘以10的9次方個,換算下來是4000/mm3,即每立方毫米4000個。

2、生理性白細胞偏高的原因

一般來講感染會引起白細胞增高,但某些白細胞增高不一定就是存在感染,許多生理因素可以引起白細胞總數增加。

比如:劇烈運動;體力勞動;在冬季長時間暴露于冷空氣之后,飽餐淋浴后也常有白細胞輕微增高。生理性白細胞增高還見于情緒緊張饑餓時低血糖等但生理性白細胞增多是暫時的。

去除影響因素則很快恢復。產生機制可能是與各種生理因素刺激時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導致邊緣白細胞進入循環所致許多藥物可以引起白細胞總數增加。

3、病理性血象高的誘因

某些細菌性感染所引發的疾病,特別是化膿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性感染,如:膿腫、化膿性腦膜炎、肺炎、闌尾炎、中耳炎、扁桃體炎、膿胸、腎盂炎、輸卵管炎、膽囊炎及敗血症等。

某些病毒性感染所導致的疾病,乙型腦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麻疹等。

嚴重的組織損傷或壞死,如大手術后,燒傷,急性出血嚴重創傷,血管栓塞等。

過敏反應,如輸血反應,藥物過敏,急性變態反應性疾病等。

中毒反應,如各種藥物中毒,農藥中毒,重金屬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妊娠中毒症等。

腫瘤及血液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等。

血象的基本判斷

醫生根據血象可以對一些疾病做出基本的判斷。例如,白細胞數目增高常見于感染、應激(如手術、創傷等)、急慢性白血病等,如果同時合并中性粒細胞比例或數目增多,多是細菌性感染;白細胞減低常見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各種血液病(如白血病、骨髓異常增生症、骨髓纖維化等);嗜酸細胞增多則常見于寄生蟲感染(如蛔蟲)、過敏、自身免疫病和腫瘤,而嗜酸細胞減少常常是傷寒的表現。

男性血紅蛋白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即可診斷為貧血,再結合其他指標可以判斷貧血的性質。血小板是引起血液凝固的血細胞,其數目增多和減少對于診斷都很有價值。

由于血細胞計數多是在自動化計數儀上進行的,不能判斷血細胞形態,因此,有時必須結合血涂片檢查來解讀血象結果。

血象異常的鑒別

貧血的發病機制與紅細胞壽命縮短、紅細胞生成障礙、血中出現紅細胞抗體、治療時應用糖皮質激素致消化道出血及應用環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劑致骨髓抑制有關。

血播型結核的血象變化形式多樣,就診時常與其它血液病混淆,被當成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惡網等。成年人血播型肺結核多由肺或其他部位的繼發性病灶或淋巴結內的結核桿菌侵入血管,再通過血管壁侵入肺間質,進而侵入肺實質形成粟粒性結節。

風濕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它累及全身各個器官和系統。在血液系統,可表現為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

貧血是風濕病的常見臨床表現,約半數左右的病人在病程中出現輕度或中度貧血,其中絕大多數屬于慢性病貧血,少數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多緩慢發生,大多數患者症狀不甚明顯。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