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的正常值范圍

導讀:顱內壓的正常值范圍是多少?顱內壓即顱腔內腦脊液的壓力,每個人顱內都會存在一定的腦壓值,在正常范圍之內就能保障人體健康,但是一旦超出這個數值范圍,人體會出現各種不適現象,如頭暈頭痛等。那么,顱內壓的正常值范圍是多少呢?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什么是顱內壓?

顱腔容納著腦組織、腦脊液和血液三種內容物,當兒童顱縫閉合后或成人,顱腔的容積是固定不變的,約為1400~1500ml。顱內壓(ICP)是指顱腔內容物對顱腔壁上所產生的壓力,又稱腦壓。

由于存在于蛛網膜下腔和腦池內的腦脊液介于顱腔壁和腦組織之間,并于腦室和脊髓腔內蛛網膜下腔相通,所以腦脊液的靜水壓就可代表顱內壓,通常以側臥位時顱腦脊液壓力為代表。穿刺小腦延髓池或側腦室,以測壓管或壓力表測出的讀數,即為臨床的顱內壓力。

顱內壓的正常值范圍:

由于顱內的腦脊液介于顱腔壁和腦組織之間,一般以腦脊液的靜水壓代表顱內壓力,通過側臥位腰推穿刺或直接腦室穿刺測量來獲得該壓力數值。

成人的正常顱內壓為0.7~2.0Kpa(70~200mmH2O),兒童的正常顱內壓為0.5~1.0Kpa(50~100mmH2O)。臨床上顱內壓還可以通過采用顱內壓監護裝置,進行持續地動態觀察。

這一壓力與側臥位腰椎穿刺所測得的腦脊液壓力接近,故臨床上都用后一壓力為代表。正常顱內壓,在側臥位時,成人為0.7~2.0kPa(5~15mmHg),兒童為0.5~1.0kPa(3.5~7.5mmHg),此壓力比平臥位時側腦室的最高點要高。坐位時腰穿壓力可達3.3~4.0kPa(25~30mmHg),但這壓力比坐位時側腦時的最高點要底。

這是因為顱脊髓腔雖然是一個閉合的空腔,但并非閉合得絕對嚴密,在枕骨大孔及頸靜脈孔處都受到外界大氣壓的影響。另外采用的測壓方法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這一現象說明顱內壓與單純的腦脊液靜水壓是不同的。顱內壓對靜脈壓的變動很敏感,側壓時如壓迫頸靜脈,顱內壓立即升高。

顱內壓的調節與代償:

顱內壓可有小范圍的波動,它與血壓和呼吸關系密切,收縮期顱內壓略有增高,舒張期顱內壓稍下降;呼氣時壓力略增,吸氣時壓力稍降。顱內壓的調節除部分依靠顱內的靜脈血被排擠到顱外血液循環外,主要是通過腦脊液量的增減來調節。

當顱內壓低于0.7kPa(70mmH20)時,腦脊液的分泌則增加,而吸收減少,使顱內腦脊液量增多,以維持正常顱內壓不變。相反,當顱內壓高于0.7kPa (70mmH2O)時,腦脊液的分泌較前減少而吸收增多,使顱內腦脊液量保持在正常范圍,以代償增加的顱內壓。

另外,當顱內壓增高時,有一部分腦脊液被擠人脊髓蛛網膜下腔,也起到一定的調節顱內壓的作用。腦脊液的總量占顱腔總容積的10%,血液則依據血流量的不同約占總容積的2%-11%,一般而言允許顱內增加的臨界容積約為5%,超過此范圍,顱內壓開始增高。當顱腔內容物體積增大或顱腔容量縮減超過顱腔容積的8%-10%,則會產生嚴重的顱內壓增高。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