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是怎樣傳播的

導讀:細菌性痢疾是怎樣傳播的?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志賀菌屬(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夏秋是高發季節,抵抗力低的人要做好預防措施。那么,細菌性痢疾是怎樣傳播的呢?有哪些傳播途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一、感染細菌性痢疾的症狀:

細菌性痢疾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排黏液血濃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發熱及全身毒血症狀,嚴重者可出現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腦病。由于痢疾桿菌各組及血清型間無交叉免疫,且病后免疫力差,故可反復感染。一般為急性,少數遷延成慢性。

二、細菌性痢疾是怎樣傳播的?

1、細菌性痢疾的傳染源

傳染源包括患者和帶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與慢性隱匿型菌痢為重要傳染源。

2、細菌性痢疾的傳播途徑

食物型傳播:近年來食物型暴發較以往多見。痢疾桿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在葡萄、黃瓜、涼粉、西紅柿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潔瓜果可引起菌痢發生。帶菌的廚師和用痢疾桿菌污染食品做涼拌冷食等,常可引起菌痢暴發。

水型傳播:痢疾桿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發流行。若病人與帶菌者的糞便處理不當,水源保護不好,被糞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來水未經消毒飲用,常是引起菌痢暴發的根源。

日常生活接觸型傳播:主要通過污染的手而傳播,這種生活接觸是非流行季節中散發病例的主要傳播途徑。如桌椅、玩具、門把、公共汽車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桿菌污染,若用手接觸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帶菌,如果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習慣,就會把細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蒼蠅傳播:蒼蠅有糞、食兼食的習性,極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區觀察到痢疾的流行與蒼蠅消長期一致。

3、細菌性痢疾的人群易感性

人群對痢疾桿菌普遍易感,學齡前兒童患病多,與不良衛生習慣有關;成人患者同機體抵抗力降低、接觸感染機會多有關,加之患同型菌痢后無鞏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間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桿菌之間無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復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復多次發病。

4、細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

季節分布:菌痢在我國全年均可發生,但有明顯的季節高峰,以夏秋季最為常見。一般五月份開始上升,8~9月份達高峰,10月逐漸下降。流行季節高峰與蒼蠅密度高、溫濕度適合痢疾桿菌生存繁殖,食用不潔冷食、涼飲、瓜果,以及胃腸功能失調等因素有關。

地區分布:本病集中在溫帶或亞熱帶。與生活條件和衛生設施水平以及文化衛生知識程度等有關。

年齡分布:本病在年齡分布上有兩個高峰。一個為學齡前兒童,由于衛生習慣差,發病較多;另一個為20~50歲的青壯年,與活動量大感染機會多有關。

夏季是細菌性痢疾的高發時期,由于痢疾均經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所以注意飲食衛生尤其重要,夏季飲食要注意消毒,不吃過期、發霉食品。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