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菌病傳播途徑

布魯菌病傳播途徑

1、布魯菌病傳播途徑

1.1、經皮膚粘膜接觸傳染:直接接觸病畜或其排泄物,陰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飼養、擠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過程中沒有注意防護。可經皮膚微傷或眼結膜受染;也可間接接觸病畜污染的環境及物品而受染。

1.2、經消化道傳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內臟而受染。

1.3、經呼吸道傳染病菌污染環境后形成氣溶膠,可發生呼吸道感染。這三種途徑在流行區可兩種或三種途徑同時發生。

1.4、其它如蒼蠅攜帶,蜱叮咬也可傳播本病。但重要性不大。

2、布魯菌病的症狀

2.1、亞急性及急性感染病:急驟起病者約占10%~30%。少數患者有至數日的前驅症狀,如無力、失眠、低熱、食欲症、上呼吸道炎等。急性期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45%~100%)、多汗(40%~95%)、乏力(30%~10%)、關節炎(70%~90%)、睪丸炎(占男性病例的20%~40%)等。

2.2、熱型:以弛張型最為多見,波狀型雖僅占5%~20%,但最具特征性,其發熱其增殖為2~3周,繼以3~5天至2周無熱期后熱再起,如此循環起伏而呈波狀型;多數患者僅有2~3個波,偶可多達10個以上。其他熱型尚有不規則型、持續低熱等。

2.3、多汗:是本病的突出症狀,每較其他熱性病為著。常于深夜清晨熱急驟下降出現大汗淋漓,大多患者感乏力、軟弱。

2.4、 睪丸炎:也是布病的特征性症狀之一,乃睪丸及附睪被累及所致,大多呈單側性,可大如鵝卵,伴明顯壓痛。

3、布魯菌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3.1、濕熱傷營型

此時菌毒血症及臟器病損均較嚴重。

症狀:關節疼痛,肝脾、煩熱多汗,睪丸腫痛,舌苔黃,脈細數。

治法:清熱解毒,滋陰養血。

方藥:清營湯合三仁湯加減。

分別取10克的玄參,連翹,杏仁以及15克的丹參,麥冬,生地,薏苡,滑石,蘆根和6克的黃連,12克的郁金,之后一同放入容器中加入煎煮,煮好之后一天一劑,并且分早晚分服。

3.2、濕熱內蘊型

相當于急性期,菌毒血症及病灶損害輕淺階段。

症狀:畏寒發熱,午后熱甚,身痛,脘痞,舌苔膩,脈濡數。

治法: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方藥:甘露消毒丹加減。

分別取10克的佩蘭、蔻仁、藿香、菖蒲、以及15克的滑石、連翹、茯苓和12克的黃苓,6克的木通。之后一同放入容器中進行加水煎煮,煮好之后一天一劑分早晚口服。

如何預防布魯菌病

1、定期監測

要使布魯菌病的防治工作有一個飛躍進展,必須提高監測質量,做到早期預防,及早地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嚴格落實好國家規定的每年2次奶牛監測工作,在監測凈化中要做到不漏檢,對監測中出現的布魯菌病陽性牛要及時隔離撲殺,對可疑牛更要做好隔離和消毒工作。

2、免疫接種

接種牛19號布魯菌苗,或牛45/20死菌佐劑苗,每年2次,共免疫3年,之后停免1年,實施血清學檢測。

3、引進檢疫

引進奶牛要嚴把檢疫關,一定要隔離觀察一個月以上并用凝集試驗等方法,進行2次檢疫。對陽性牛快速隔離,淘汰處理。

4、控制傳染源

病畜和帶菌動物是本病的傳染源。當病畜發生流產時,胎兒、胎衣、羊水、子宮分泌物、乳汁或感染公畜排出的精液,含有大量的布魯桿菌,污染周圍環境,健康家畜通過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膚感染,還可經吸血昆蟲叮咬而傳播。

布魯菌病的危害

1、對人類的危害

布魯氏菌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出現多種多樣臨床症狀和體征,但缺乏特異性。病情差異很大,輕症只能靠細菌學和免疫學方法確診。病人一般都有發熱、多汗、疲乏無力、骨關節和肌肉疼痛、頭痛、神經痛或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煩躁不安等症狀,大都不能從事重體力工作,俗稱“懶漢病”,布魯氏菌病對人類生殖系統損害,在男性,通常主要表現為為翠丸炎或附攀炎,女性主要為卵巢炎、輸卵管炎或子宮內膜炎,極易導致不孕或發生流產。

2、對養殖業的危害

布魯氏菌病是一種人、畜和毛皮動物共患的慢性傳染病。在動物界,主要感染母畜。常見的牛、羊、豬,還有狗、貓、狐、貂、水貂等均可感染。患病畜和帶菌畜及自然疫源地是本病的傳染源,受感染的妊娠母畜是最危險的傳染來源,它們在流產和分娩時,隨胎兒、胎衣和羊水排出大量布魯氏菌,流產或分娩后在陰道分泌物及乳汁中也會有布氏桿菌。感染本病的公畜可從精液中排菌。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