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氏菌病的主要傳染源

布魯氏菌病主要傳染源

1、布魯氏菌病的主要傳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種家畜、家禽,野生動物是布魯氏菌的宿主。與人類有關的傳染源主要是羊、牛及豬,其次是犬。染菌動物首先在同種動物間傳播,造成帶菌或發病,隨后波及人類。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產物及乳類含有大量病菌,如實驗性羊布氏菌病流產后每毫升乳含菌量高達3萬個以上,帶菌時間可達1.5~2年,所以是人類最危險的傳染源。各型布魯氏菌在各種動物間有轉移現象醫學教育|網搜集,即羊種菌可能轉移到牛、豬,或相反。羊、牛、豬是重要的經濟動物,家畜與畜產品與人類接觸密切,從而增加了人類感染的機會。

患者也可以從糞、尿、乳向外排菌,但人傳人的實例很少見到。

2、布魯氏菌病有什么症狀

2.1、急性期

起病緩慢,突出表現為寒戰,發熱,多汗,發熱平均為2~3周,數日至2周后再次發勢,呈波浪起伏,熱型多為弛張熱,也可呈不規則熱,常因大汗浸濕衣被,且與熱退相伴,為本病另一突出特征。

患上布魯氏菌病的患者在會出現關節痛,并且主要為大關節痛,只有少數患者會伴有關節紅腫或者是肌肉疼痛的症狀。

淋巴結及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主要見于頸部及腋下。

其它,男性可有睪丸炎或附睪炎,女性可患卵巢炎,孕婦可流產,腰骶神經病變,造成坐骨神經痛也較多見。

2.2、慢性期

可由急性期發展而來,也可無急性病史,常見症狀有疲乏,出汗,頭痛,低熱,抑郁,煩躁,肌肉及關節酸痛。

流行病學發病以春夏為多,牧區發病率高,了解所到地區,職業,接觸范圍等情況有助診斷。

3、布魯氏菌病如何確診

3.1、血象:白細胞半數正常或輕度減少,淋巴細胞相對或絕對增多,分類可達60%以上。血沉在各期均增速。

3.2、細菌學檢查:患者血液、骨髓、乳汁、子宮分泌物均可做細菌培養。急性期陽性率高,慢性期低。骨髓標本較血液標本陽性率高。

3.3、免疫學檢查。

血清凝集試驗。

補體結合試驗。

抗人球蛋白試驗。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布魯氏菌病如何治療

1、一般治療及對症治療

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發作,病人宜臥床休息,加強營養,多飲水。必要時可用解熱劑及適量鎮靜劑,中毒症狀嚴重可用強的松、地塞米松等腎上腺皮質激素。

2、病原治療

急性期治療應以抗菌治療為主一般多采用抗菌素聯合治療,多療程治療,至少連用兩個療程。

四環素族與鏈霉素聯合應用:四環素或土霉素小兒每日30~40毫克/千克體重,成人每日2g,分4次服用,鏈霉素小兒每日15~30毫克/千克體重,成人每日1g,分2次肌注,3周為-療程,每療程間隔5~7日。

3、脫敏療法

適用于慢性期過敏症狀較強者,常采用布氏菌苗、菌素等各類布氏菌抗原制劑。這種療法反應較大,應慎重進行有脫敏及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宜與抗生素藥物合用。

4、中醫中藥療法

適用對各期病人治療,對慢性期病人尤為常用,依不同症狀體征進行辨證施治。

布魯氏菌病如何預防

1、管理傳染源對牧場、乳廠和屠宰場的牲畜定期衛生檢查。檢出的病畜,及時隔離治療,必要時宰殺之。病畜的流產物及死畜必需深埋。

2、切斷傳播途徑加強對畜產品的衛生監督,禁食病畜肉及乳品。防止病畜或患者的排泄物污染水源。對與牲畜或畜產品接觸密切者,要進行宣傳教育,做好個人防護。

3、保護易感人群及健康家除注意防護外,重要措施是進行菌苗免疫。對接觸羊、牛、豬、犬等牲畜的飼養員,擠奶員、獸醫、屠宰人員、皮毛加工員及炊事員等,均應進行預防接種。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