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球菌由什么傳播
隱形球菌由什么傳播
1、隱形球菌由什么傳播
1.1、菌大多由呼吸道轉入,在肺部引起輕度炎症,或隱性傳染。亦可由破損皮膚及腸道傳入。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可向全身播散,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真菌性腦膜炎、腦炎、腦肉芽腫等,此外可侵入骨骼、肌肉、淋巴結、皮膚粘膜引起慢性炎症和膿腫。
1.2、實驗檢查從腦脊液中可見圓形厚壁并圍以厚莢膜的酵母樣細胞。在沙保氏培養基上形成棕黃色粘液樣菌落。腦內或腹腔注射小白鼠可導致死亡。用血清學方法檢出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對該病診斷可提供重要幫助,在已確診的隱球菌腦膜炎患者,94%CSF和70%血清標本中可檢出該菌抗原。
1.3、預防本菌感染,除應增強機體免疫力外,避免創口感染土壤及鳥糞等。治療藥物可用碘化鉀或碘化鈉,大蒜精、二性霉素B,亦可二性霉素B與5-氟胞嘧啶聯合應用,慢性肺損害或骨病損則可輔以外科切除。
2、隱形球菌的症狀
2.1、肺隱球菌病 環境中存在的新生隱球菌直徑小于10μm,經呼吸道吸入人體后,一旦其沉積在呼吸道中,在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下,形成明顯的多糖莢膜保護層以拮抗宿主的防御機制。多數健康人感染可以自愈或病變局限于肺部。在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隱球菌能夠進展活動,可引起嚴重肺部感染甚至經血行播散全身。症狀有咳嗽、胸痛、乏力、低熱、體重減輕等,常有少量黏液痰或血痰,痰內可找到病原菌。X線表現:病變以雙側中下肺部為多見,亦可為單側或局限于某一肺葉,可呈孤立的大球形灶或數個結節狀病灶,周圍無明顯反應,類似腫瘤;或為彌漫性粟粒狀陰影;或呈片狀浸潤陰影。部分患者有空洞形成。
2.2、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 患者常訴前額、雙顳或眼球后疼痛,間歇發作,疼痛逐漸加重,多伴有發熱及頸強直、抬頸抬腿試驗陽性等腦膜刺激征。若發生腦實質局限性肉芽腫,出現單純占位性病變,可出現惡心、嘔吐、智力減退、昏迷、偏癱、視物模糊、眩暈、眼球麻痹、眼球震顫、復視等症狀。精神障礙可很顯著。亦可出現癲癇樣發作。本病常發生于艾滋病患者,是其死亡常見原因之一。
2.3、骨隱球菌病 好發于顱骨及脊柱,但常不累及關節。骨損害常呈慢性多發的散在破壞性病變,無骨膜增生,可有腫脹及疼痛。X線無特殊表現。
3、隱形球菌的病因
新型隱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存在土壤、干鴿糞、水果、蔬菜、正常人皮膚和糞便中。在干燥鴿糞中可以生存達數年之久,是人的主要傳染源。一般認為該菌可經呼吸道或皮膚黏膜破損處侵入人體,血行播散至腦、骨骼和皮膚。有80%病例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可能隱球菌從鼻腔沿嗅神經及淋巴管傳至腦膜所致。正常人血清中存在可溶性抗隱球菌因子,而腦脊液中缺乏,故利于隱球菌生長繁殖。
正常人常暴露于新生隱球菌的環境中,但發病者極少,人體對隱球菌的免疫包括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起著重要作用。體液免疫包括:抗莢膜多糖抗體以及補體參與調理吞噬作用,協助吞噬細胞吞噬隱球菌。只有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病原菌才易于侵入人體而致病。
隱形球菌如何治療
1、一般治療
1.1、積極治療原發并,去除病因。
1.2、嚴格掌握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用藥指征,盡可能少用或不用這些藥物。
1.3、加強護理和支持療法,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2、抗真菌治療
2.1、制霉菌素
2.2、局部用藥:可制成油劑、霜劑、粉劑、溶液等,濃度為含制霉菌素10萬U/g或/ml基質,依患者具體情況援用一種劑量一型局部涂擦,每日2—4次。
2.3、口服:腸道念珠菌病可給予制霉菌素口服,新生兒每日20—40萬U,2歲以下每日40—80萬U,2歲以上每日100—200萬U,分3—4次飯前服用,療程7—10日。口服不易吸收,全部由糞便排出。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輕瀉。
2.4、霧化吸入:適用于呼吸系統念珠菌病,制霉菌素5萬U溶于2ml0.9%氯化鈉溶液中霧化吸入。
隱形球菌如何預防
1、慎用抗生素和皮質激素
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可引起菌群失調,長期大量應用皮質激素可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均可增加隱球菌感染與播散的機會。
2、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注意易于繼發隱球菌感染的疾病,如艾滋病、惡性腫瘤、慢性消耗性疾病、結締組織病及器官移植等。
3、注意衛生防病
預防本菌感染,應加強對鳥鴿糞等的管理,避免接觸到被污染的土壤,防止鴿糞污染空氣,忌食腐爛變質的梨、桃等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