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深度分度及特點
燒傷深度分度及特點
1、燒傷深度分度及特點
Ⅰ度(輕度);總面積在10%(兒童為5%)以下的Ⅱ度燒傷,表皮受損,局部紅斑和輕度腫脹,痛感過敏。
Ⅱ度(中度):總面積在11%~30%(兒童為6%~15%)之間的Ⅱ度或Ⅲ度面積為10%以下(兒童為5%以下)燒傷,真皮淺層受損,局部滲出有水皰、紅腫、疼痛。
Ⅲ度(重度):總面積在31%~50%或Ⅲ度面積在11%~20%(兒童為5%~25%)或Ⅲ度面積在5%~10%真皮深層受損,淺紅色,表面有紅點,痛覺遲鈍,愈合后有瘢痕。
Ⅳ度(嚴重度):總面積在51%~80%(兒童為26%~40%)之間或Ⅲ度面積在21%~50%(兒童為11%~25%)之間,皮膚全層受損,無水皰和無痛覺,可形成焦痂。
Ⅴ度(極重度):總面積在80%以上(兒童40%以上),或Ⅲ度面積超過50%(兒童為25%)。
2、燒傷深度如何判斷
2.1、一度燒傷
即紅斑型燒傷。臨床表現為輕度紅、腫、痛、熱,感覺敏感,天水瘡,皮膚干燥,2-3d症狀消失。此型燒傷僅傷及皮膚表皮層。
2.2、淺二度燒傷
即大水瘡型燒傷。臨床表現為燒傷局部劇痛,痛覺敏感p大水瘡。水疤壁薄,創面基底談紅色,明顯水腫;2周左有愈合,愈后無短痕形成,但有色素沉著。此型燒傷傷及皮膚表皮層和文皮淺層。
2.3、深二度燒傷
即小水瘡型燒傷。臨床表現為燒傷局部有小水疤或腐皮緊貼創面。撕去表皮見基底微濕,紅白相間,有出血點,水腫明顯,病覺遲鈍,暴露數日可11I現小網狀栓塞血管;3-4周愈合。愈后有短痕形成。此型燒傷傷及皮膚表皮層及真皮深層。
2.4、三度燒傷
即焦砌型燒傷。臨床表現為燒傷局部呈皮革樣,蠟內或焦黃炭化。痛覺消失,干燥,癡下水腫,可出現樹枝狀靜脈栓塞。3-5周焦疵白然分離,寬度在2cm以內者可白愈,否則需要植皮。此型燒傷傷及皮膚全層及皮下組織。
2.5、四度燒傷
臨床表現為黃褐色或焦黃或炭化,喪失知覺,活動受限:須截肢(指)或皮瓣修復。此型燒傷傷及肌肉、骨骼、臟器。
3、燒傷后如何處理
衛生護理。對于燒傷患者來說,主要是要防止皮膚出現繼續的污染,所以應該重點查體并了解患者燒傷的時間、原因以及受傷時的環境,在入院前采取急救和處理情況并了解燒傷患者的既往病史。在估計燒傷面積和深度之后可以了解患者有無吸入性損傷。
對症處理。對于燒傷患者來說,首先是要保證其呼吸道的通暢,所以必要的時候可以行氣管插管或是切開、吸氧。當然,這種情況是對于燒傷面積比較大且比較嚴的患者才會采取的治療措施。
迅速建立輸液通道。對于燒傷患者開始輸入電解質液,同時抽血檢查血型、血清電解質、血細胞壓積、肝腎功能、血滲透壓、血氣分析、碳氧血紅蛋白濃度,作細菌培養。置導尿管,觀察燒傷患者每小時尿量,注意有無血紅蛋白尿和血尿。
燒傷如何治療
1、全身治療
對局限性一度或淺二度者不需全身治療,疼痛者可酌給復方阿斯匹林或凡拉蒙等止痛劑。對大面積深二度、三度者轉外科處理。外感感染嚴重者,應給予破傷風抗毒素注射,抗生素預防感染。若燒傷面積大,必須重視全身治療,如抗休克、抗感染、增強機體抵抗力等。若燒傷面積大,及時移植自體皮,減少疤痕的形成。
2、局部治療
一度及淺二度:先以75%酒精清潔創面后,選用清涼乳劑(參見帶狀皰疹)外敷,或雞蛋清加入5%硼酸粉調勻涂敷,外用凡士林紗布包扎。有水皰糜爛者,可先在無菌情況下刺破水皰,放出內容物,然后選用雷夫奴爾濕敷10%,或氧化鋅軟膏或10%代馬妥軟膏外涂,可防止繼發感染,促進上皮恢復。
燒傷后如何飲食
1、火毒傷津者
宜食清熱解毒之品,如荷葉、番茄、百合、蓮心、苦瓜、絲瓜、黃瓜、茄子等。食療方:蓮子百合粥、皮蛋瘦肉粥。
2、陰傷陽脫者
宜食益氣護陰之品,如扁豆、山藥、木耳、百合、鴨、鵝、藕等。食療方:山藥玉米粥、山藥扁豆飯(鮮山藥、扁豆、陳皮、大棗)。
3、火毒內陷者
宜食清營涼血之品,如香蕉、西瓜、芹菜、白菜、茭白、苦瓜等。食療方:蘆薏綠豆湯(蘆根、薏苡仁、綠豆)。
4、氣血兩虛者
宜食補氣養血之品,如黃芪、阿膠、紅糖、大棗、糯米、老雞、烏梅、胡蘿卜、龍眼肉、菠菜等。食療方:銀耳紅棗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