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狀
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狀
1、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狀
左心衰竭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肺循環淤血。疲勞、乏力:平時四肢無力,一般體力活動即感疲勞乏力,是左心衰竭的早期症狀。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時較早出現和最常見的症狀,為肺淤血和肺順性降低而致肺活量減少的結果。呼吸困難最初僅發生在重體力勞動時,休息后可自行緩解,稱為“勞力性呼吸困難”。隨著病情的進展,呼吸困難可出現在較輕的體力活動時,勞動力逐漸下降。
急性肺水腫:急性肺水腫是指血漿滲入到肺間質,隨后滲入到肺泡內,影響到氣體交換,而引起的呼吸困難、咳嗽、泡沫痰等綜合征。由心臟病所致的急性肺水腫,稱為“心源性肺水腫”,它是肺水腫中最常見最重要的類型,此處所討論的均指心源性肺水腫而言。
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發病機制
決定心排血量的因素,心排血量是衡量循環系統效率(包括心臟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標。決定心排血量的因素有以下6個方面。 前負荷,心臟前負荷即收縮之前遇到的負荷,是指回心血量,或心室舒張末期容量,或心室舒張末期心肌纖維周邊長度(初長度)。前負荷 (亦稱容量負荷、先加負荷、容積負荷或舒張期負荷)主要受靜脈回心血量和室壁順應性的影響,是影響和調節心臟功能的第一重要因素。
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診斷
亞臨床型心力衰竭,亞臨床型心衰或稱早期心衰,或稱隱性心衰。通常指無明顯的症狀和明確的體征,常不被患者本人感知,也常被醫師漏診,而實際上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檢測能證明已有心衰存在。一般認為如右心室舒張末壓≥10mmHg,左心室舒張末壓≥18mmHg,肺毛細血管楔壓≥16mmHg,分別是右心衰竭和左心衰竭的指標。在臨床工作中,詳細詢問病史和體檢能夠早期發現心衰的存在,及時進行防治,可避免其發展為嚴重心衰。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
1、病因治療,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用抗血小板和他汀類調脂藥物治療,進行冠心病二級預防。
2、改善症狀,根據病情調整利尿劑、洋地黃、硝酸酯的使用。
3、神經內分泌抑制劑,應從小劑量逐漸增至目標劑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劑量。
4、藥物反應監測,水鈉潴留消退后可逐漸減少利尿劑用量,或小劑量維持,同時預防低鉀血症,限制鈉鹽攝入量(天)。檢測利尿劑效果和調整劑量的最可靠指標是每日體重的變化,可以早期發現體液潴留。對于失代償期患者出院后,將靜脈使用正性肌力藥物改用地高辛(老年患者0.125 mg/d)。反復出現心衰者,若停地高辛,導致心衰加重。若出現厭食、惡心、嘔吐症狀,應當停用地高辛或監測地高辛濃度。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并發症
1、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經常并發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嚴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顫可導致死亡,猝死占死亡總數的40%~50%,隨充血性心衰的進展,其相對比例略有所下降,各種疾病致心衰的心律失常發生率中,冠心病,風心病最高,注意有相當數量的心律失常不是由原發病所致,要尋找致心律失常的各種誘發因素。
2、肺部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肺循環淤血,這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機會,同時心衰是決定肺部感染病情嚴重性和預后的重要因子。
3、肝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淤血性肝臟改變,早期表現為可逆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可以導致心源性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