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范圍

導讀: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范圍是多少?肌酸激酶同工酶(CK isoenzyme)別名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是否損傷的一個指標,慢性肌酸激酶升高稱為高肌酸激酶血症,但偶爾也見于正常人。下面為您介紹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范圍,看看吧。

一、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基本形式:

肌肉型(MM)、腦型(BB)、雜化型(MB)和線粒體型(MiMi)。MM型主要存在于各種肌肉細胞中,BB型主要存在于腦細胞中,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細胞中,MiMi型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線粒體中。肌肉型肌酸激酶分子是由兩個相同的亞基組成的二聚體。

根據已經測定的兔、人、雞、鼠肌酸激酶的一級結構,M型亞基由387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分子量為43kDa左右,分子內有8個巰基,但無二硫鍵。大熊貓肌肉型肌酸激酶也是二聚體酶,每個亞基由376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分子量為42 KDa。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正常值:

1、電泳法:占肌酸激酶CK-MB<0.05(CK-MB<95%) CK-MB>0.94~0.96 (CK-MM>94%~96%) CK-BB無或痕量 (CK-BB無或痕量)。

2、酶速率法(37℃) CK-MB:0~18U/L CK-MM:0~18U/L CK-BB:0U/L。

三、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表現:

急性心肌梗死(CK-MB>0.03,可達0.12~0.38)、甲狀腺功能減低症、腦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慢性醇中毒、手術后恢復期肌肉痙攣、心臟復蘇后、休克、破傷風、骨骼肌損傷等同工酶分析只發現有CK-MM型,無CK-MB型、也檢不出CK-BB型。藥物注射(氯丙嗪、苯巴比妥、青霉素、利血平、苯妥英鈉、腎上腺素、多粘菌素B)肌肉損傷可檢出CK-MM型。

四、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臨床意義:

1、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診斷,尤其對心肌缺血和心內舁下心肌梗死的診斷比其他酶靈敏度高。急性發病時2-4小時開始上升,12-48小時達高峰,2-4日可恢復正常。且增高程度與心肌受損程度基本一致。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使梗死的血管恢復血流后,CK達高峰時間提前,故動態檢測CK變化有助于病情觀察和預后估計。

2、各種肌肉疾病,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發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發性肌炎、嚴重肌肉損傷(如擠壓綜合征)或手術后血清CK的水平增高。

3、腦血管疾病、急性腦外傷、酒精中毒、全身性驚厥、癲癇發作時血清CK的水平增高;甲狀腺功能減退出現黏液性水腫和腦梗死時CK水平亦可增高。

4、手術后、心導管、冠狀動脈造影、運動試驗、反復肌注、劇烈運動,肌酸激酶可一過性增高。運動平板試驗確實有假陽性(即正常人也會有陽性結果)心肌酶升高的原因最常見的當然是心臟引起的,但是也有一些其它原因可以引起心肌酶升高。比如說大量運動后,肌肉損傷等情況也會導致酶的升高。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