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蟲病能治好

血吸蟲病能治好

血吸蟲病俗稱“大肚子病”,是由血吸蟲寄生于人體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蟲病。寄生于人體的血吸蟲主要有3種:流行于北非的埃及血吸蟲、流行于拉美及中非的曼氏血吸蟲以及流行于亞洲的日本血吸蟲。日本血吸蟲,因日本人首先發現而得名。我國只有日本血吸蟲病流行,故通常簡稱它為血吸蟲病。

發熱是急性血吸蟲病的突出症狀,病人絕大多數會肝臟腫大,伴有壓痛。感染較重或反復感染者可出現脾腫大,若不及時治療,可迅速出現消瘦、貧血、營養性水腫和腹水症狀,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其實血吸蟲病是能治好的,下面是血吸蟲病的治療方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1、住院治療:血吸蟲病確診后,應立即住院治療血吸蟲病。治療原則是首先要挽救患者的生命。因病情較重,應加強對症治療和支持療法,防止病情惡化,使患者盡快脫離危險。在積極挽救生命的同時,要掌握有利時機,及早進行抗蟲治療血吸蟲病,以殺滅血吸蟲和徹底消除血吸蟲病症狀。

2、支持和對症治療:早期臥床休息,同時口服維生素類藥物。有明顯腹瀉及消化系統症狀的患者,可考慮補充水、鹽及能量物質。當重症血吸蟲病患者不能進食是,要從靜脈給予補充能量。對一般輕型和中型患者的發熱用吡喹酮即可逐漸退熱。對高熱、中毒症狀嚴重的重型患者可于殺蟲治療前或同時合并應用皮質激素類退熱藥物,這樣對改善病情的作用更快。對出現休克要立即實施抗休克療法。

3、病原治療:輕型及體溫在40°c以下,血吸蟲病一般要怎么治療效果好呢?一般情況較好的中型患者,可近早使用吡喹酮進行病原治療;對病情較重的中型或重型患者,先用支持療法,治療合并症,改善集體狀況,再作病原治療血吸蟲病。

治療血吸蟲病的藥物

1、吡喹酮

為一種新的廣譜抗蠕蟲藥,對人體3種主要血吸蟲和絲蟲均有殺蟲效果。動物實驗性治療結果,可認為吡喹酮是毒性低、療程短和療效高的抗血吸蟲藥。治療劑量成人為每次10mg/kd,1日3次,間隔4小時,療程2日。或采用每次20mg/kg,1日3次,1日療法。總劑量為60mg/kg,兒童總劑量為日70mg/kg,分3次服用,療程1日。急性血吸蟲病劑量與療程加位,即日10mg/kg/次,1日3次,連服4日,總劑量為120mg/kg。

吡喹酮副作用輕而短暫,于服藥后1小時左右出現,主要有頭昏、頭痛、乏力、輕度腹痛等,不需處理,于停藥后數小時內消失。個別患者肝功能試驗谷丙轉氨酶可增高。少數患者出現早搏,但治療前后心電圖與腦電圖均未見有規律性變化。吡喹酮治療日本血吸蟲病有顯著療效。糞便孵化于第18~20日內陰轉,近期療效達100%。

2、呋喃丙胺

該藥對血吸蟲童蟲和成蟲均有一定殺滅作用。各地實踐經驗認為,呋喃丙胺20天療法具有較高療效。目前采用緩解腸溶片劑型,每天劑量60mg/kg(成人每天不超過3g),療效10天,總劑量為600mg/kg。

其該藥的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主要是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偶有便血者。肌痙攣為呋喃丙胺的特殊副作用。精神神經症狀,主要見于晚期血吸蟲病肝動物代償失全的患者,可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沉默寡言、抑郁淡漠,意識模糊或哭笑無常、幻聽幻視等,少數患者在療效中出現輕度肝、腎功能損害,停藥后迅速恢復。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