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初期的症狀
登革熱初期的症狀
登革熱的前期症狀和感冒相似,很多患者把其當作感冒來治療,這樣不僅耽誤了時間,更加重了病情。登革熱臨床上分輕型、典型和重型。輕型登革熱并不可怕,但重型登革熱卻是一個恐怖的殺手,病死率達90%以上。那么登革熱初期的症狀是什么?
登革熱的前期症狀首先是發熱,通常起病急驟,發熱、頭痛,同時伴有背部、骨、肌肉及關節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和便秘等。3~5天就開始出現皮疹,顏面潮紅、結膜充血及淺表淋巴結腫大。早期登革熱病人全身肌肉非常酸痛,輕微的觸碰也會造成巨大的疼痛。
1、登革熱
1.1、發熱起病大多突然,體溫迅速達39℃以上,一般持續2~7日,熱型多不規則,部分病例于第3~5日體溫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雙峰熱或鞍型熱。兒童病例起病較緩、熱度也較低。發病時伴有頭痛、背痛和肌肉關節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狀。可有感覺過敏、惡心、嘔吐、腹痛、食欲差、腹瀉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狀。顏面和眼結膜充血,頸及上胸皮膚潮紅。發熱期可出現相對緩脈。
1.2、皮疹于發病后2~5日出現,初見掌心、腳底或軀干及腹部,漸次延及頸和四肢,部分患者見于面部,可為斑丘疹、麻疹樣皮疹、猩紅熱樣皮疹、紅斑疹,稍有刺癢,也有在發熱最后1日或在熱退后,于腳、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窩等處出現細小淤斑,1~3日內消退,短暫遺留棕色斑,一般與體溫同時消退。
1.3、出血于發病后5~8日,約半數病例可出現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膚淤點、胃腸道出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等。
1.4、淋巴結腫大全身淋巴結可有輕度腫大,伴輕觸痛。
1.5、其他可有肝腫大。病后患者常感虛弱無力,完全恢復常需數周。重型登革熱于病程第3~5日,出現頭痛、惡心、嘔吐、意識障礙,呈腦膜腦炎表現或有些表現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發展迅速,因中樞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2、登革出血熱
2.1、休克一般發生于病程第2~5日,持續12~24小時,患者煩躁不安,四肢厥冷,面色蒼白,皮膚出現花紋,體溫下降,呼吸快而不規則,脈搏微弱,脈壓進行性縮小,血壓下降甚至測不出,病程中還可出現腦水腫,偶有昏迷。若不及時搶救,4~10小時死亡。
2.2、出血出血傾向嚴重,有鼻出血、皮膚出現血大批淤斑,嘔血、便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甚至顱內出血等。
如早期登革熱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狀。重型登革熱可在上述表現基礎上突然加重,出現腦膜炎、中樞性呼吸衰竭出血性休克等征象。
登革熱的個人防護
由于登革熱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播的蚊媒傳染病,因此,預防登革熱的最有效措施——防蚊、滅蚊。
1、處理蚊蟲孳生地:清除衛生死角和各類垃圾;翻盆倒罐,清除廢棄的容器,清除無用積水;水生植物種植花瓶應定期換水。登革熱流行期間最好不要種養水生植物,如要種養則改為用泥、沙種養;及時清除溝渠、天臺等積水,填塞竹節、樹洞,對于長期無法清除的積水,可以投放殺滅蚊蟲的藥劑。
2、重點防蚊、殺滅成蚊:家居使用蚊帳,安裝紗門紗窗等防蚊措施;至登革熱疫區旅游,應做好個人防護,穿長袖衣褲,使用蚊蟲趨避劑,避免在樹蔭、草叢等蚊蟲較多的地方逗留,避免蚊蟲叮咬。
3、如發生高熱、頭痛、肌肉酸痛等症狀,應及時至醫療機構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