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結核分枝桿菌

什么是結核分枝桿菌

結核分枝桿菌,俗稱結核桿菌,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結核為最多見。結核病至今仍為重要的傳染病。估計世界人口中1/3感染結核分枝桿菌。

1、據WHO報道,每年約有800萬新病例發生,至少有300萬人死于該病。我國建國前死亡率達200-300人/10萬,居各種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建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衛生狀態改善,特別是開展了群防群治,兒童普遍接種卡介苗,結核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大為降低。但應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區因艾滋病、吸毒、免疫抑制劑的應用、酗酒和貧困等原因,發病率又有上升趨勢。

2、據WHO統計,全世界約每3個人中就有1個人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在某些發展中國家成人中結核分枝桿菌攜帶率高達80%,其中約5%~10%攜帶者可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近二十年由于艾滋病的流行,感染了HIV的結核分枝桿菌攜帶者,由于病毒破壞了機體的免疫功能,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的可能性比未感染HIV者高30~50倍,且結核的病程發展更快。此外,在HIV感染的發展進程中,結核是最早發生的一種機會性感染,結核病加重了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疾病負擔,使其更易死亡。目前全球每年約出現8百萬結核新病例,并導致約3百萬人死亡。中國每年死于結核病的人約25萬之多,是各類傳染病死亡人數總和的兩倍多。因此,結核病又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全球性衛生問題,并成為某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特別是艾滋病高發區人群的首要死因。

結核分枝桿菌的免疫機制

結核分枝桿菌是胞內感染菌,其免疫主要是以T細胞為主的細胞免疫。T細胞不能直接和胞內菌作用,必須先與感染細胞反應,導致細胞崩潰,釋放出結核分枝桿菌。機體對結核分枝桿菌雖能產生抗體,但抗體只能與釋出的細菌接觸起輔助作用。但可遞呈抗原,使周圍T淋巴細胞致敏。致敏淋巴細胞可產生多種淋巴因子,如IL-2、IL-6、INF-γ,他們與TNF-α的共同作用可殺死病灶中的結核分枝桿菌。淋巴因子中INF-γ是主要的,有多種細胞能產生INF-γ,浸潤的先后為NK、γ/δT和CD4+、CD8+α/βT細胞。使吞噬作用加強引起呼吸暴發,導致活性氧中介物和活性氮中介物的產生而將病菌殺死。

機體內的T細胞根據抗原受體(TCR)的不同可分2種:

1、一種由α鏈與β鏈組成,稱α/βT細胞(含CD4或CD8標志)。

2、另一種由?鏈和δ鏈組成,稱γ/δT細胞(大多無CD4或CD8標志)。人與小鼠外周血中前者?90%,后者<10%。在抗分枝桿菌免疫中這2種T細胞均起到重要作用。在感染早期α/βT細胞尚未升至高峰時,結核分枝桿菌受γ/δT細胞控制。在與結核分枝桿菌接觸后γ/δT細胞即大量增殖。健康人經分枝桿菌提取物刺激7~10d后,外周淋巴細胞中γ/δT細胞可有所增加,其作用與α/βT細胞同樣可殺傷結核分枝桿菌。

結核分枝桿菌的防治原則

近20年國際組織提出控制結核病主要方法有:發現和治療痰菌陽性者;新生兒接種卡介苗。約80%獲得保護力。40年代中國部份城市調查肺結核病死率200/10萬以上。解放后衛生條件改善,1973~1977顯示病死率已下降至30/10萬。但1979年以來全國三次大規模抽樣檢查疫情下降很慢。1979~1990每年患病率遞降率2.8%,痰陽性遞降率為3.0%。目前死亡率19/10萬,仍為其他傳染病之和的2倍。衛生部要求2000年新生兒卡介苗接種率達90%。據統計新生兒時接種過的人以后的發病率比未接種過的減少約80%。

卡介苗是活疫苗,苗內活菌數直接影響免疫效果,故目前已有凍干疫苗供應。新的核糖體RNA(rRNA)疫苗已引起關注,但尚處在試驗階段。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