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的分離篩選方法

酵母菌的分離篩選方法

1、培養基:1.1葡萄糖 50g/L,尿素1g/L(NH4)2SO41g/L,KH2PO42.5g/L,Na2HPO40.5g/L,MgSO41g/L,FeSO4 0.1g/L,酵母膏 0.5g/L,孟加拉紅 0.03g/L,PH4.5-5.0(富集用)。1.2乳酸-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馬鈴薯200g/L,葡萄糖(霉菌用蔗糖)20g/L,乳酸5ml馬鈴薯去皮切片200g,加水煮沸30min,紗布過濾,補足蒸餾水1L,PH自然。(去掉乳酸可用于酵母菌和霉菌培養用)(富集用)。1.3麥芽汁培養基:1:4水60-65℃水浴3-4小時,4-6層紗布過 濾,可加一個蛋清加水20mL調均生泡沫,倒入糖化液中,煮沸過濾,10-15波林,氯霉素0.1g/L,PH6.0-6.4,121℃,20min。

2、集菌:研究酵母菌生態和某種基物或樣品中的酵母菌區系,一般不進行集菌,以免改變其中不同種類數量間的對比,將樣品制成菌懸液按常規法分離。若從樣品中分離特定種類時先集菌。集菌發酵力強菌株,加酸性含糖的培養基,酸性豆汁,必要時注入高濃度的酒精(13-17%),霉菌在液體中形成菌絲體,酵母不形成菌絲,25-28℃ 2-3d,遇到菌絲體用接種環挑去燒掉,去掉上清液,取沉淀酵母一至兩環移植另一液體培養基中,集菌連續兩至三次才能完成,要配合鏡檢。

3.篩選分離:取集菌液適當稀釋,吸取0.1-0.2ml梯度菌液(至少兩個兩個平衡),涂布于馬鈴薯-葡萄糖 麥芽汁或虎紅培養基平板,也可采用混菌法或蘸取集菌菌液直接劃線,(平放12h后倒置培養),25℃培養48h,低溫酵母菌15℃ 高溫酵母菌 35℃ 40℃ 45℃,形成清晰菌落。在培養皿底劃分小方格,待菌落生長良好后,用放大鏡或低倍鏡,觀察每格內每個菌落編號并描述,顏色 表面 邊緣 切面等,再制片在高倍鏡下觀察各菌株的個體形態,做好記錄。選擇不同菌落分別接于麥芽汁斜面,25℃培養48小時備用。

酵母菌的生活史

各種酵母的生活史可分為三種類型: 1、單倍體型 2、雙倍體型 3、單雙倍體型1、單雙倍體型

單雙倍體型以啤酒酵母為代表

特點:單倍體營養細胞和雙倍體營養細胞均可進行芽殖。營養體既可以單倍體形式也可以雙倍體形式存在;在特定條件下進行有性生殖。 單倍體和雙倍體兩個階段同等重要,形成世代交替。

2、單倍體型

單倍體型以八孢裂殖酵母為代表。

特點:營養細胞是單倍體;無性繁殖以裂殖方式進行;雙倍體細胞不能獨立生活,因為雙倍體階段短,一經生成立即減數分裂。

3、雙倍體型

雙倍體型以路德類酵母為代表。

特點:營養體為雙倍體,不斷進行芽殖,雙倍體營養階段長,單倍體的子囊孢子在子囊內發生接合。單倍體階段僅以子囊孢子形式存在,故不能獨立生活。

酵母菌的生長條件

1、營養

酵母菌同其它活的有機體一樣需要相似的營養物質,像細菌一樣它有一套胞內和胞外酶系統,用以將大分子物質分解成細胞新陳代謝易利用的小分子物質,屬于異養生物。

2、酸度

酵母菌能在PH值為3.0~7.5的范圍內生長,最適PH值為4.5~5.0。

3、水分

像細菌一樣,酵母菌必須有水才能存活,但酵母需要的水分比細菌少,某些酵母能在水分極少的環境中生長,如蜂蜜和果醬,這表明它們對滲透壓有相當高的耐受性。

4、溫度

在低于水的冰點或者高于47℃的溫度下, 酵母細胞一般不能生長,最適生長溫度一般在20~30℃。

5、氧氣

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的環境中都能生長,即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在有氧的情況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且酵母菌生長較快。在缺氧的情況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