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髓鞘堿性蛋白

腦脊液髓鞘堿性蛋白的基本信息

1、定義

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變時(如感染、炎症、腫瘤、外傷、出血、水腫等),腦脊液中的化學成分都可能發生變化,可通過測定腦脊液中的某些化學成分的變化,作為臨床診斷、治療疾病和預后觀察的依據。腦脊液蛋白成分變化就是其中之一。

2、專科分類

3、檢查分類

腦脊液檢查

4、適用性別

男女均適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腦脊液髓鞘堿性蛋白的正常值和臨床意義

1、正常值

0.55-1.83μg/L。

2、臨床意義

正常CSF中骨髓鞘堿性蛋白(MBP)含量極微,MBP中的脂質與蛋白質含量分別占70%與30%。檢測其在CSF中的含量,對脫髓鞘病的診斷及探索其病因有一定價值。

MBP增高主要見于多發性硬化症。多發性硬化症的急性期都表現為MBP明顯增高,慢性活動者,約50%有MBP升高,但非活動者不增高。此外;MBP增高也可見于其他脫髓鞘病,如橫貫性脊髓炎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腦橋中心髓質溶解症及甲氨蝶呤髓病等。

結合CSF中酶學及IgG測定,可提高對多發性硬化症的診斷以及病程、療效等的觀察。

陽性(>2.46μg/L):多發性硬化(MS)、病毒性腦膜炎(散發性腦炎)。

腦脊液髓鞘堿性蛋白的檢查過程及注意事項

1、檢查過程

本法分三個步驟,即抗原與抗體反應、B和F分離和放射性測定。

抗原與抗體反應:將標本(非標記抗原)、標記抗原和抗血清順序定量加入小試管內,置室溫(15~30℃)作用24h,使其充分競爭結合。

B、F分離:分離技術多種多樣,常用沉淀法。第二抗體沉淀法:又稱雙抗體法,在受檢抗原與第一抗體特異性反應后加入相應的第二抗體,使形成的抗原-第一抗體 -第二抗體的復合物共沉,一經離心即可使結合標記抗原B與游離抗原F分離。本法是特異性沉淀,分離完全,非特異性結合力低。但第二抗體用量較大,成本較高。此外標本濃度、抗凝劑的有無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結果。聚乙二醇(PEG)沉淀法:使蛋白質處于等電點狀態,水化層破壞而導致蛋白質沉淀。本法優點是PEG制備方便、價廉、分離快速,缺點是非特異沉淀物較多,分離不完全。第二抗體-聚乙二醇沉淀法:本法既有PEG法的快速沉淀優點,且保持第二抗體特異性沉淀的作用,又減少第二抗體用量,并降低PEG濃度,使非特異沉淀物減少。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表面活性將小分子的游離部分吸附。如在活性炭表面涂上一層葡聚糖,使它表面具有一定孔徑的網眼,從而允許小分子游離抗原或半抗原逸入而被吸附,而大分子復合物則被排斥在外。在抗原與抗體反應后,加入葡聚糖-活性炭,放置5~10min,使游離抗原吸附在活性炭顆粒上,離心使顆粒沉淀,上清液中含有結合的標記抗原。

放射性強度測定:B和F分離后,即可測定其放射性強度。測量儀器有兩類:液體閃爍計數儀(測β射線)和晶體閃爍計數儀(測γ射線)。計數單位是探測器輸出的電脈沖數,單位為cpm(脈沖數/min)。

每次測定均需作一標準曲線圖,以標準抗原的不同濃度為橫坐標,以測到的相應放射性強度為縱坐標作圖。放射性強度可任選B或F,亦可采用計算值B/B+F、B/F或B/B0。標本應作雙份測定,取其平均值,在標準曲線上查出相應的受檢抗原濃度。

2、注意事項

急性顱腦損傷后,CSF中MBP明顯高于正常人,故在發病早期檢測MBP,CSF較血更具有臨床價值。標本不宜污染。如不能及時處理,應冷凍保存。

腦脊液髓鞘堿性蛋白的相關疾病和症狀

1、相關疾病

小兒多發性硬化、多發性硬化、病毒性腦膜炎

2、相關症狀

腦脊液髓鞘堿性蛋白的不適宜人群和不良反應

1、不適宜人群

如有明顯視乳頭水腫或有腦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處于休克、衰竭或瀕危狀態以及局部皮膚有炎症、顱后窩有占位性病變者均禁忌穿刺。

2、不良反應

穿刺時患者如出現呼吸、脈搏、面色異常等症狀時,應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應處理。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