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窘迫

胎兒窘迫的概述

1、定義

胎兒在宮內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兒健康和生命,稱為胎兒窘迫。胎兒窘迫是一種綜合症狀,是當前剖宮產的主要適應證之一。胎兒窘迫主要發生在臨產過程,也可發生在妊娠后期。發生在臨產過程者,可以是發生在妊娠后期的延續和加重。胎兒窘迫多見于產前期,主要有胎盤功能不全的表現。病理生理高危妊娠,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慢性高血壓、腎炎、糖尿病、心臟病、哮喘、重度貧血、過期妊娠等,或由于血管病變使子宮血液減少,或由于胎盤的退行變,或由于血氧濃度過低,使胎兒得不到足夠的供氧,引起胎兒生長遲緩、紅細胞增多症、胎動減少,甚至嚴重的胎兒窘迫,引起胎兒死亡。

2、症狀部位

胎盤

3、症狀科室

婦產科

4、常見病因

母體血液含氧量不足是重要原因;胎兒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胎兒畸形;臍帶血運受阻、胎盤功能低下

胎兒窘迫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母體因素(35%):

微小動脈供血不足,紅細胞攜氧量不足,急性失血,子宮胎盤血運受阻,急產或子宮不協調性收縮等。催產素使用不當,引起過強宮縮。產程延長,特別是第二產程延長。子宮過度膨脹,胎膜早破,臍帶可能受壓等。

臍帶、胎盤因素(20%):

臍帶血運受阻或者過期妊娠、胎盤發育障礙(過小或過大)、胎盤形狀異常(膜狀胎盤、輪廓胎盤等)和胎盤感染等疾病導致的胎盤功能低下。

胎兒因素(25%):

胎兒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如嚴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顱內出血等。胎兒自體發育畸形。

胎兒窘迫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胎兒窘迫的檢查方法

產科B超,B超檢查可清楚地看到胎兒較大器官的形態,胎兒在宮內的活動狀況,羊水量的多少,胎盤的形態及位置,胎盤后有無出血等情況,是產科十分重要的診斷手段之一。

臍血流檢查,臍血流檢查,這是一種監測胎盤循環的無創性檢查,是主要通過臍動脈收縮期最高血流速度(S)與舒張期最低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值)、阻力指數[RI=(S-D)/S]及搏動指數[PI=2(S-D)/(S+D)]等指標來反應血流情況。

介入性宮內取材檢查,通過對孕期子宮內相應組織取材評價胎兒情況。

胎兒發育檢查,胎兒發育檢查意義為胎兒發育的情況進行判斷的檢查。

胎兒生物物理相評分,有利于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胎兒感染,宮內感染,胎兒缺氧等情況,對于孕婦和需要進行胎兒發育檢查的人群有重要作用。

2、胎兒窘迫的診斷鑒別方法

主要根據胎兒監護,羊水糞便污染來判斷胎兒缺氧的程度。以此決定處理方法采取措施,使母兒平安。

胎兒窘迫的危害

主要并發症為胎兒宮內出現腦缺血,缺氧引起腦水腫,腦細胞壞死,腦出血而危及生命,應早期診斷治療。

胎兒窘迫的防治方法

1、胎兒窘迫的預防方法

胎兒宮內窘迫可直接危及胎兒健康和生命。因此,產前定期檢查非常重要,可及時發現母親或胎兒異常情況的出現,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慢性腎炎、過期妊娠、胎盤老化、貧血、胎兒發育遲緩、前置胎盤、合并心臟病等,從而判斷出對胎兒的危害程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而預防或治療之。孕期注意自我保健,增加營養,勞逸結合,避免不良生活習慣,預防胎盤早剝。自覺身體不適、胎動減少及時就醫。對治療無效的胎兒宮內窘迫,如已近足月,未臨產,宮外環境優于子宮內,及早終止妊娠。

2、胎兒窘迫的治療方法

慢性胎兒的窘迫

應針對病因,視孕周、胎兒成熟度和窘迫的嚴重程度決定處理。

能定期作產前檢查者,估計胎兒情況尚可,應吃孕婦多取側臥位休息,爭取胎盤供血改善,延長孕周數。

情況難以改善,接近足月妊娠,估計在娩出后胎兒生存機會極大者,可考慮行剖宮產。

距離足月妊娠越遠,胎兒娩出后生存可能性越小,則可將情況向家屬說明,盡量保守治療以期延長孕周數。實際胎兒胎盤功能不佳者,胎兒發育必然受到影響,所以預后較差。

急性胎兒窘迫

宮口開全,胎先露部已達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者,應盡快助產經陰道娩出胎兒。

宮頸尚未完全擴張,胎兒窘迫情況不嚴重,可予吸氧(面罩供氧),通過提高母體血氧含量以改善胎兒血氧供應,同時囑產婦左側臥位,觀察10分鐘,若胎心率變為正常,可繼續觀察。若因使用催產素宮縮過強造成胎心率異常減緩者,應立即停止滴注,繼續觀察是否能轉為正常。病情緊迫或經上述處理無效者,應立即行剖宮產結束分娩。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