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紺
發紺的概述
1、定義
發紺是指血液中去氧血紅蛋白增多使皮膚和粘膜呈青紫色改變的一種表現,也可稱為紫紺。這種改變常發生在皮膚較薄,色素較少和毛細血管較豐富的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等。
2、症狀部位
心臟、肺、下肢
3、症狀科室
心外科
4、常見病因
由于心、肺疾病導致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或周圍循環血流障礙所致或二者同時存在
發紺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皮膚和粘膜的顏色隨血流的顏色而變化。血液的紅色是由于紅細胞內含有血紅蛋白。當血紅蛋白充分地和氧結合,成為氧合血紅蛋白時,它的顏色是鮮紅的;當它放出了氧,成為去氧血紅蛋白時,顏色就變為暗紅。動脈和毛細血管里的血,含氧合血紅蛋白多而去氧血紅蛋白少,因此它的顏色鮮紅,透過薄的粘膜和半透明的指甲,紅色仍明顯。
皮膚較厚,且含有色素,因而是白里透紅或微棕色透紅。靜脈血因含去氧血紅蛋白多、氧合血紅蛋白少,所以它是暗紅色,透過皮膚,就呈現青紫色。手臂上一條一條的一般所稱的“青筋”就是靜脈。苯胺、硝基苯和亞硝酸鹽等化學品可使血紅蛋白變為變性血紅蛋白,這種血紅蛋白本身就是紫色的。因此,凡粘膜、指甲和皮膚里的毛細血管和小動脈里血液的氧合血紅蛋白減少,而去氧血紅蛋白增多或出現變性血紅蛋白的時候,都會出現紫紺。
血液中去氧血紅蛋白增多所致皮膚粘膜呈青紫的現象。通常毛細血管血液中去氧血紅蛋白超過50克/升就可形成紫紺。紫紺可分為中央性、周圍性及混合性。另外,藥物及化學物品中毒導致血中異常血紅蛋白衍生物的出現亦可形成紫紺。
發紺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發紺的檢查方法
血氣分析在中心性發紺時血氧飽和度下降,周圍性發紺正常。懷疑異常血紅蛋白衍生物引起發紺,可行分光鏡檢查。懷疑心肺疾病時,可行胸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檢查。
2、發紺的診斷鑒別方法
中心性發紺:此類發紺的特點表現為全身性、除四肢及顏面外,也累及軀干和黏膜的皮膚,但受累部位的皮膚是溫暖的。發紺的原因多由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功能衰竭、通氣與換氣功能障礙、肺氧合作用不足導致Sa02降低所致。一般可分為:①肺性發紺:即由于呼吸功能不全、肺氧合作用不足所致。常見于各種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如喉、氣管、支氣管的阻塞、肺炎、阻塞性肺氣腫、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肺淤血、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栓塞、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等;②心性混合性發紺:由于異常通道分流,使部分靜脈血未通過肺循環進行氧合作用而人體循環動脈,如分流量超過心輸出量的1/3,即可出現發紺。常見于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如Fallot四聯症、Eisenmenger綜合征等。
周圍性發紺:此類發紺常由于周圍循環血流障礙所致。其特點表現在發紺常出現于肢體的末端與下垂部位。這些部位的皮膚是冷的,但若給予按摩或加溫,使皮膚轉暖,發紺可消退。此特點亦可作為與中心性發紺的鑒別點。此型發紺可分為:①瘀血性周圍性發紺:常見于引起體循環淤血、周圍血流緩慢的疾病,如右心衰竭、滲出性心包炎心包填塞、縮窄性心包炎、血栓性靜脈炎、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下肢靜脈曲張等;②缺血性周圍性發紺:常見于引起心排出量減少的疾病和局部血流障礙性疾病,如嚴重休克、暴露于寒冷中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雷諾(Raynaud)病、肢端發紺症、冷球蛋白血症等。
混合性發紺:中心性發紺與周圍性發紺同時存在。可見于心力衰竭等。
發紺的危害
發病年齡多在 20 歲左右,以青年女性為多見,很少見于男性。至中年后症 狀趨于緩解,亦有持續存在者。精神異常患者中發病率較高。病人較瘦弱,常述 周身怕冷,雙手足皮膚呈發紺色,皮膚溫度明顯降低(觸之冰冷),手發脹,此症 在寒冷季節和肢體下垂時加重, 在溫暖季節和雙手上舉時減輕,按摩雙手雙足可 使發紺色減輕或恢復正常膚色, 偶有皮膚感覺輕度遲鈍,嚴重者在天氣寒冷時易 發凍瘡, 手指輕度腫脹, 如連年凍瘡則手背出現慢性凍瘡的特點, 如團塊狀硬結, 色素沉著,冷時疼痛,熱時瘙癢,潰瘍及愈后瘢痕。
發紺的防治方法
1、發紺的預防方法
應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戒煙,避免飲茶和咖啡。解除思想負擔,堅持自我按摩;防寒保暖,防治凍瘡。調整飲食結構,攝取營養豐富、全面的食物,攝取含有豐富蛋白質、氨基酸、高維生素的食物,保證每天有一定量的新鮮蔬菜,提倡攝入全谷食物,保證有足量的微量元素及飲食纖維素。預防感染,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生活規律。
2、發紺的治療方法
2.1、緊急處理
2.1.1、上評估生命體征和神志、瞳孔。
生命體征:包括檢查呼吸、脈搏、血壓、體溫。如果是心肺疾病引起的發紺,必然有呼吸改變。如果患者心跳或呼吸停止應馬上進行心肺腦復蘇。
神志、瞳孔:檢查神志是否清晰、瞳孔大小以及對光反射情況。嚴重缺氧患者可出現神志和瞳孔的明顯改變,此時提示患者病情危重。
若生命體征極不穩定或神志、瞳孔不正常,應邊搶救邊向家屬發病危通知。
2.1.2、同時快速處理。
保持呼吸道通暢:馬上清除呼吸道異物及分泌物;神志清醒者可采取坐位;昏迷者呼吸不暢應保持頭位仰伸,伴有嘔葉者應保持側臥位;若呼吸極度困難、嚴重發紺應馬上行氣管插管。
吸氧:除Ⅱ型呼吸衰竭外,一般給予高濃度吸氧,選擇面罩吸氧,仍不能糾正缺氧時可考慮機械通氣。
開放靜脈通路。
心電監護:評估后馬上給予心電監護。以持續監測生命狀態。
2.2、初級處理
一般處理:患者臥床休息,心肺疾病患者則多予半臥位甚至坐位,暫時禁食。
進一步對症治療:繼續吸氧,如果不是Ⅱ型呼吸衰竭可給予高濃度吸氧。患者如果同時伴有呼吸聞難、喘鳴等可給干支氣管解痙治療(茶堿類、β受體激動劑、激素等);伴有肢體寒冷、麻木等可予熱敷;中毒者伴有腹痛則可以給予山莨菪堿或阿托品解痙止痛治療。
對因治療:因中毒引起的發紺大多可給予亞甲藍1~2mg/kg、大劑量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等,必要時可加用激素治療;體克患者給予抗休克治療;心力衰竭患者給予減輕心臟前后負荷及強心治療;肺部疾病患者則給予保持氣管通暢、抗感染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