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吃什么藥

急性腸胃炎吃什么藥

1、顛茄片

抗膽堿藥,解除平滑肌痙攣,抑制腺體分泌。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腸道、腎、膽絞痛等。本品與尿堿化藥(碳酸氫鈉),碳酸酐酶抑制藥(乙酰唑胺)同用時,則本品的排泄延遲、療效和毒性都可因此而加強。

本品與金剛烷胺、美克洛嗪、吩噻嗪類藥(氯丙嗪、奮乃靜)、阿托品類藥、普魯卡因胺、三環類抗抑郁藥等同用時,本品的不良反應可加劇。

2、山莨菪堿

山莨菪堿,適用于下列疾病:感染中毒性休克:如爆發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等(需與抗菌藥物合用)。血管性疾患:腦血栓、腦栓塞、癱瘓、腦血管痙攣、血管神經性頭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各種神經痛:如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平滑肌痙攣:胃、十二指腸潰瘍,膽道痙攣等。眩暈病。眼底疾患:中心性視網膜炎、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動脈血栓等。突發性耳聾:配合新針療法可治療其他耳聾(小劑量穴位注射)。

3、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為一種H2受體拮抗劑,能明顯地抑制食物、組胺、五肽胃泌素、咖啡因與胰島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由于本品在體內分布廣泛,藥理作用復雜,故副作用及不良反應較多。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禁用。

4、香連化滯丸

1丸,每日2次。用于濕熱壅滯,腹痛腹瀉,或下痢赤白,里急后重。或加味香連丸,主清熱化濕,化滯止瀉。寒濕阻滯型腹瀉用香砂養胃丸,每次6g,每日2次。食滯胃腸者用越鞠保和丸,每次6g,每日2次。脾胃虛弱者用香砂六君子丸,每次6g,每日2次。甘溫益氣、健脾養胃。

急性腸胃炎的典籍偏方

1、龍眼核治急性胃腸炎

材料:龍眼核(即桂圓核適量)。

做法:將龍眼核焙干研成細粉。每次25克,每日2次,白開水送服功效:補脾和胃。

2、棗樹皮紅糖湯治腸胃炎

材料:棗樹皮20克、紅糖15克。

做法:水煎去渣,加紅糖調服,每日1次。

功效:消炎、止瀉、固腸。用治腸胃炎、下痢腹痛、胃痛。

3、梅連平胃湯治胃腸炎

材料:烏梅15克、黃連10克、秦皮30克、蒼術10克、厚樸10克、陳皮10克、炙甘草5克、生姜10克、大棗5枚。

每天1劑煎2遍和勻,日3次分服。

功效:烏梅收斂澀腸;黃連、秦皮清熱燥濕;蒼術健脾胃、厚樸導滯、消除脹滿;陳皮理氣和中;炙甘草、姜、棗調和脾胃,本方苦寒清熱燥濕,芳香理氣健脾同用,故腸炎久延,脾虛而濕熱留戀者宜之

4、羊肉秫米粥開胃健力

材料:羊肉100克、秫米(高粱米)100克、鹽少許。

做法:羊肉切丁,同秫米共煮粥食。

功效:補虛開胃。治脾胃虛弱而致的消化不良、腹部隱痛等。

5、牛肉砂仁湯健脾開胃

材料:牛肉1公斤、砂仁5克、陳皮5克、生姜15克、桂皮3克、鹽少許。

做法:先燉牛肉至半熟,然后將以上各味共燉爛,服前加鹽調味,取汁飲用。

功效:健脾醒胃。常用于脾胃虛弱而致的消化不良,久服能增進健康。

急性腸胃炎的護理知識

急性期患者常有嘔吐、腹瀉等症狀,失水較多,在起病后8~12小時內,患者可吃流質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雞蛋面糊、細掛面、燴薄面片等。如腹瀉嚴重或出汗較多,還應適當給病人多喝一些湯水,如米汁、菜湯、果汁、淡鹽開水等,以補充體內水、維生素和電解質的不足。

為避免胃腸道發酵、脹氣,急性期應忌食牛肉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這些食物進入腸道后容易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腹痛,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牛奶中等易產氣食物,并盡量減少蔗、糖的攝入醫學|教育網整理。應注意飲食衛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臘的魚肉,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強的飲料、食物和調味品。

經過初步的治療,急性腸胃炎的急性症狀消失,但不意味著消化道功能已經完全恢復正常,這時的飲食治療是相當重要。如急性腸胃炎初愈后就開始正常飲食,甚至進食油膩及辛辣食物或飲酒,尚未恢復功能的胃腸道就會不堪重負,出現腹脹等不適,有些還會轉為慢性胃腸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腹瀉等。

一般在急性腸胃炎后5~7天內,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護理,首先要避免有害因素的侵襲:即戒煙、酒、濃茶、咖啡等。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少服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等。其次,飲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頓不可過飽,不主張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負擔。一般先進食比較清淡的流質、半流質,如米湯、粥、新鮮果汁,逐漸增加一些蛋白質食物,但忌油膩、油炸食品,并且在開始進食宜少量,等胃腸道功能恢復后,才開始正常飲食,并注意休息。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