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損傷的臨床表現
視神經損傷的臨床表現
1、視神經損傷的臨床表現
1.1、瞳孔直接對光反應減弱或消失,間接對光反應存在(受傷眼相對性傳入性瞳孔障礙)。
1.2、早期(2周內)眼底檢查完全正常,晚期視盤蒼白。
1.3、傷眼色覺減弱,視野缺損。
1.4、VEP監測示P波潛伏期延長,波幅降低。
通過顱腦和眼眶CT等輔助檢查,可正常亦可示視神經管骨折、視神經鞘血腫,可能會有篩板、蝶竇及海綿竇內側壁的骨折。視神經損傷多是由于顱底的損傷,或者劇烈的而外部損傷引起,出現視力明顯下降,有的會出現失明,一般與4-6周后出現視神經的萎縮。可以給予神經營養劑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積極治療。也可以通過顯微手術治療,這樣的效果較好。受到視神經挫傷后,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平時要避免強光的刺激,多閉目休息,減少眼球轉動次數,避免摩擦。
2、診斷視神經挫傷的要點
2.1、外傷后視力突然減退或完全消失。
2.2、眼球轉動時,疼痛明顯。
2.3、傷眼略向前突出,瞳孔散大,直接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間接對光反應存在。
2.4、早期視盤可正常,很快出現視神經乳頭周圍出血,視神經乳頭凹陷,視神經蒼白萎縮。
3、視神經的組成
球內段:由視盤起到鞏膜脈絡膜管為止,包括視盤和篩板部分,長約1mm是整個視路中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部份。神經纖維無髓鞘,但穿過篩板以后則有髓鞘。由于視神經纖維通過篩板時高度擁擠,臨床上容易出現盤淤血、水腫。
眶內段:系從眼球至視神經管的眶口部分。全長約25~35mm,在眶內呈“S”狀彎曲,以保證眼球轉動自如不受牽制。
管內段:為通過骨性視神經管部分。長約6mm。本段視神經與蝶竇、后組篩竇等毗鄰,關系密切。由于處于骨管緊密圍繞之中,當頭部外傷、骨折等可導致此段視神經嚴重損傷,稱為管內段視神經損傷。
顱內段:此段指顱腔入口到視交叉部份,長約10mm。兩側視神經越向后,越向中央接近,最后進入視交叉前部的左右兩側角。
視神經病變食療
視神經萎縮是視神經的一種退行性病變,多為高風內障、暴盲、青風內障等疾病發展到后期所致。視神經萎縮症屬肝腎陽虛、心營虧損、脾腎陽虛者,均由精虧血少,或陽氣不足,視神經失養所致,因此應針對性地選擇滋補心、肝、脾、腎或助脾腎陽氣的膳食。
飲食上還應注意增加富含維生素E、B1、B12及促進體內新陳代謝的食物,忌食辛辣,禁止吸煙及飲烈性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及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亦可根據病情選擇一些食療驗方試用。
視神經再生技術
外傷性腦損傷、脊髓損傷的時候,都會傷及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e system,CNS),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神經軸突被切斷,導致相關神經回路被打斷。因此,理想的修復策略應該是:首先,促進受損軸突再生;然后,與已經中斷聯系的靶目標間重新建立突觸連接;最后,使重建的神經回路最大可能地恢復其功能和穩定性。
研究人員發現,在視網膜神經軸突損傷后,令軸突再生能夠形成功能性突觸,但神經信號傳導很差,因此不能恢復視功能。但再用電壓門控鉀離子通道阻斷劑治療能夠促進再生軸突的信號傳導,從而帶來視敏度的顯著恢復。軸突傳導功能得以恢復,視敏度也由此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