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卡病毒的臨床表現

塞卡病毒的臨床表現

1、塞卡病毒的臨床表現

人被帶有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約3~7天后發病。絕大多數人症狀很輕,出現發熱、皮疹、結膜炎、肌肉和關節痛、全身乏力以及頭痛等症狀,持續2~7天后自愈。近期有研究表明,該病毒感染可能導致少數人出現神經和自身免疫系統并發症,孕婦感染后可能會導致胎兒出現小頭畸形。

寨卡病毒病的潛伏期(從接觸到出現症狀的時間)尚不清楚,可能為數天。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約20%會表現輕微症狀,典型的症狀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熱、斑丘疹、關節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關節)、結膜炎,其他症狀包括肌痛、頭痛、眼眶痛及無力。另外少見的症狀包括腹痛、惡心、嘔吐、黏膜潰瘍和皮膚瘙癢。症狀通常較溫和,持續不到一周,需要住院治療的嚴重病情并不常見。

2、塞卡病毒是什么

寨卡病毒 (ZIKV)屬于黃病毒科病毒科,黃病毒屬,可以通過伊蚊傳播給人類。寨卡病毒最早于1940年代在非洲被發現,此后也傳播到東南亞、太平洋島國和美洲地區。由于傳播該病毒的伊蚊(又名黑斑蚊,是一種蚊科庫蚊亞科伊蚊屬昆蟲,伊蚊屬蚊蟲通稱伊蚊,分布全世界)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病毒的爆發很可能會傳播到更多國家。

與埃博拉病毒一樣,塞卡病毒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給人類。現已知多種伊蚊都可以傳播這種病毒。病毒會通過蚊蟲叮咬人體后傳播,在極少數情況下,病毒也會通過性傳播或者母嬰傳播。孕婦感染寨卡 病毒后,產下的嬰兒會出現小頭症。

3、塞卡病毒怎樣診斷

血液中是否有寨卡病毒核酸,2-5天(寬泛一些3-7天)采血陽性率較高,超出這一時間范圍的陰性結果也不能排除。

通過血清學診斷,在病人出現發熱症狀4天之后,檢查寨卡病毒中和抗體。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為同屬,會有交叉免疫反應。單純寨卡病毒感染的中和抗體滴度會明顯升高,大于登革病毒的4倍以上。

塞卡病毒是怎么傳播的

寨卡病毒是一種能通過蚊蟲傳播的蟲媒病毒,主要是通過伊蚊傳播。伊蚊主要有兩種,一種叫埃及伊蚊(背部有四條線),主要在熱帶區域,另一種叫白紋伊蚊(頭部有一條線),可以分布到溫帶區域。這兩種蚊子的六條腿上都有黑白相間的花紋,所以也都叫花腳蚊。

寨卡病毒通過伊蚊叮咬傳播,這種蚊子還會傳播登革熱、基孔肯亞熱和黃熱病。必須要有伊蚊的存在,才能把寨卡病毒傳染給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寨卡病毒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寨卡病毒不會因為接觸而傳染。

被帶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寨卡病毒有可能通過母嬰傳播,包括宮內感染和分娩時感染。乳汁中可檢測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無通過哺乳感染新生兒的報道。罕見血源傳播和性傳播。

如何預防塞卡病毒

目前無疫苗。減少寨卡病毒感染來源(去除和改造滋生地)以及減少蚊蟲與人的接觸可減少感染發生。建議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驅蟲劑;穿戴盡可能覆蓋身體各部位的衣服,而且最好是淺色衣服;采用紗網、門窗緊閉等物理屏障;蚊帳內睡覺。另外較為重要的是將水桶、花盆或者汽車輪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實施排空、保持清潔或者加以覆蓋,從而去除可使蚊蟲滋生的環境。

要保護自己免患寨卡病毒和其他蚊媒疾病,采取上述措施,避免受到蚊子叮咬。孕婦或者計劃懷孕的婦女應當遵循這一建議,當前往已經出現寨卡病毒疫情的地區旅行時也可征求當地衛生部門的意見。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