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分級是什么
心衰分級是什么
1、心衰的分級
Ⅰ級:患者患有心臟病,但活動量不受限制,平時一般活動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
Ⅱ級(心衰Ⅰ度):心臟病患者的體力活動受到輕度限制,休息時無自覺症狀,但平時一般活動下可出現疲乏、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
Ⅲ級(心衰Ⅱ度):心臟病患者的體力活動明顯受限,<平時的一般活動即可引起上述症狀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Ⅳ級(心衰Ⅲ度):心臟病患者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狀態下也出現心衰的症狀,體力活動后加重。
2、心功能的分級
心功能一級:有心臟血管,但一切勞動都不受限制(無症狀)。
心功能二級:能勝任一般日常勞動,但作較重體力活動可引起心悸,氣短等心功能不全、症狀。
心功能三級:休息時無任何不適,但作普通日常活動時即有心功能不全表現。
心功能四級:任何活動均有症狀,即使在臥床休息時,亦有心功能不全症狀。
3、心力衰竭的確診依據
注意心力衰竭的原因和有無肺或(和)體循環淤血的症狀體征,并按心臟血管病一般常規進行檢查。
入院后2天內應完成靜脈壓、血沉、肝腎功能檢查。長期進低鹽飲食或服利尿劑者,應定時查血鉀、鈉、氯、鎂。
擬根據臨床表現及檢查,區分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并判定心衰級別。
4、心衰的后果
慢性心力衰竭的出現,會導致患者的肝臟,會長期的處于淤血和缺氧的狀態,這種情況容易導致干細胞萎縮、肝結締組織增生,從而還會出現肝硬化、脾大及大量腹水等,而腹水壓力就會進一步惡化心肺功能。
心力衰竭的出現,會導致患者的心臟負荷加重,引起呼吸困難,同時還會伴隨有腳踝腫脹,容易感到疲勞無力等臨床症狀帶來的極大痛苦,而且因反復住院,給病人及家屬帶來諸多的不便和沉重的負擔。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惡化,心力衰竭還可能會誘發更嚴重的并發症,威脅健康。
心力衰竭在平時生活中出現,會導致患者在大量利尿的情況下,導致血容量大過度降低,心排血量下降,血尿素氮增高。患者皮膚彈性減低,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和少尿。間斷利尿或大量利尿后補充適量液體,可預防其發生。
心衰的病理病因
急性彌漫性心肌損害 引起心肌收縮無力,如急性心肌炎,廣泛性心肌梗塞等。
急起的機械性阻塞 引起心臟阻力負荷加重,排血受阻,如嚴重的瓣膜狹窄,心室流出道梗阻,心房內球瓣樣血栓或粘液瘤嵌頓,動脈總干或大分支栓塞等。
急起的心臟容量負荷加重 如外傷,急性心肌梗塞或感染性心內膜炎引起的瓣膜損害,腱索斷裂,心室乳頭肌功能不全,間隔穿孔,主動脈竇動脈瘤破裂入心腔,以及靜脈輸血或輸入含鈉液體過快或過多。
急起的心室舒張受限制 如急性大量心包積液或積血,快速的異位心律等。
嚴重的心律失常 如心室顫動(簡稱室顫)和其他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暫停,顯著的心動過緩等,使心臟暫停排血或排血量顯著減少。
心衰的飲食
限制鈉鹽的攝入:選用低鹽、無鹽、低鈉飲食以預防和減輕水腫。低鹽飲食即每天攝入食鹽2克以下,全天的主副食含鹽量應低于1400毫克。
少量多餐、不宜過飽:應少量多餐,每天5~6餐,避免過飽而引起胃腸過度充盈,增加心臟的負擔,誘發心律失常或心絞痛等不良后果。
適量供給脂肪:脂肪熱能高,影響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長,使其胃部飽脹不適。過多的脂肪還會抑制胃酸分泌,影響其消化。肥胖者腹部脂肪過多,橫隔上升,壓迫心臟使胸部感到悶脹不適,因此肥胖者更應控制脂肪的攝入量。
適量攝取蛋白質:全天總量為50~75克,心衰較嚴重時,每天宜按體重0.8克/千克攝入蛋白質。因為蛋白質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較高,可能增加機體的代謝率,影響心衰的恢復,應不同程度地限制蛋白質的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