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是什么
敗血症是什么
1、敗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引起的
細菌侵入血液循環的途徑一般有兩條,一是通過皮膚或粘膜上的創口;二是通過癤子、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等化膿性病灶。患有營養不良、貧血、糖尿病及肝硬變的病人因抵抗力減退,更容易得敗血症。致病菌進入血液以后,迅速生長繁殖,并產生大量毒素,引起許多中毒症狀。
2、敗血症帶來的危害有很多
病人常常突然發生高熱、怕冷、發抖、頭痛、頭暈、大量出汗、全身關節酸痛,嚴重病人有氣急、煩躁不安,甚至出現昏迷或休克。細菌還隨血液循環周游全身,使許多組織器官受到損害,可形成腦膜炎、骨髓炎、肺膿腫、肝膿腫等,更增加了敗血症的危險性。敗血症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死亡率較高,故要重視預防。中皮膚或粘膜外傷后,傷口要消毒處理,不給細菌侵入血液的機會;及時治療齲齒、扁桃體炎、中耳炎等疾病。皮膚上生了癤子,特別是面部的癤子不能用力擠壓,以免細菌被擠入血管內。
3、患者會出現感染中毒症狀
大多起病急驟,先有畏寒或寒戰,繼之高熱,熱型不定,弛張熱或稽留熱;體弱、重症營養不良和小嬰兒可無發熱,甚至體溫低于正常。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嚴重者可出現面色蒼白或青灰,神志不清。四肢末梢厥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壓下降,嬰幼兒還可出現黃疸。
4、患者會出現皮膚損傷
部分患兒可見各種皮膚損傷,以瘀點、淤斑、猩紅熱樣皮疹、蕁麻疹樣皮疹常見。皮疹常見于四肢、軀干皮膚或口腔黏膜等處。腦膜炎雙球菌敗血症可見大小不等的瘀點或瘀斑;猩紅熱樣皮疹常見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症。
5、患者的胃腸道症狀不好
常有嘔吐、腹瀉、腹痛,甚至嘔血、便血;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痹或脫水、酸中毒。
6、患者會出現關節腫痛
部分患兒可有關節腫痛、活動障礙或關節腔積液,多見于大關節。
敗血症怎樣治療
基礎治療與對症治療。敗血症患者的體質差,症狀重,病情需持續一段時間,故在應用特效抗菌治療的同時,還需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能量合劑、甚至小量多次給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漿或新鮮全血以補充機體消耗、供給能量、加強營養、支持器官功能,及時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保持酸堿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嚴重毒血症表現時,可予升壓藥、強心藥及(或)短程腎上腺皮質激素。
抗菌治療。及時應用,針對性強的抗菌藥物是治療敗血症的關鍵,結合臨床表現及前期治療反應予以調整;對病情危重者,宜選取兩種抗菌藥物聯合應用(三聯或四聯應用的必要性不大);致病菌,應是殺滅,而不是一時抑制,故抗菌藥物的使用應足量,開始時劑量應偏大,分次靜脈點滴投予,療效宜長,一般3周以上,或在體溫正常,症狀消失后,再繼續用藥數天。有遷徙性病灶者,除局部治療外,全身用藥也應酌情延長。
治療敗血症的偏方
方藥一:犀角粉0.5克(沖服) 生地30克 金銀花30克 赤芍12克 黃芩12克 黃柏12克 丹皮12文 連翹15克 梔子9克 黃連6文 蚤休9文 大青葉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用于熱毒熾盛、寒戰、高熱、神昏、脈洪數者。
方藥二:茵陳30克 黃芩30克 滑石30克 竹茹15克 藿香15克 銀花30克 苡仁30克 白豆蔻10克 地丁30克 梔子15克 龍膽草15克 車前子30克 金錢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日3次。用于濕熱蘊結,惡寒發熱,頭重身 痛,惡心嘔吐。
方藥三:銀花50克,連翹30克,山梔15克,黃芩30克, 蚤休30克,黃連10克,公英30克,石膏50克, 大黃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