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埃博拉病毒病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病

1、什么是埃博拉病毒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埃博拉病毒病(以往稱為“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熱”)是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病死率高達50%至90%,是世界上最兇猛的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級病毒”(艾滋病為2級,SARS為3級,級數越大防護越嚴格)。

臨床症狀為突然發病,表現有發熱、極度虛弱、頭痛、肌痛、咽痛、結膜充血等,數天后可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皮疹。嚴重病例可出現無黃疸型肝炎和胰腺炎,及輕重不一的出血傾向。

病毒潛伏期可達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扎伊爾即現在的剛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區被發現它的存在后,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2、感染病毒后會有哪些症狀

人一旦感染埃博拉病毒,起病非常迅急,起初是發熱、極度虛弱、肌肉疼痛、頭痛和咽喉痛,隨后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某些情況下則會有內出血和外出血。

而外出血就比較可怖了,按維基百科的說法,這種出血是全身孔洞出血,也就是說,除了我們常說的“七竅流血”之外,身體其他地方的孔洞,比如肛門、生殖器,甚至不小心扎出的小傷口,都會出血,因為到了這個時候,人體內的器官基本已經壞死糜爛,血液奔流,無孔不出。

3、埃博拉病毒從何而來

埃博拉病毒到底是從哪里來的,目前還沒有確定的說法,醫學界只是懷疑它的原始宿主是非洲的一種蝙蝠,感染它的動物也不只限于人,幾次疫情爆發中,最先感染的都是其他哺乳動物,比如猴子、大猩猩、黑猩猩、羚羊、豪豬等。

埃博拉病毒病的治療

1、控制傳播

對有出血症狀的可疑病人,應隔離觀察。一旦確診應及時報告衛生部門,對病人進行嚴格的隔離,即使用帶有空氣濾過裝置的隔離設備。醫護人員、實驗人員穿好隔離服,可能時需穿太空服進行檢驗操作,以防意外。

2、輔助性治療

治療首先是輔助性的,包括使病毒入侵小化,平衡電解質,修復損失的血小板以便防止出血,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對并發症的治療。排除個別病例,埃博拉康復者的血清在治療疾病中并沒有什么作用。干擾素對埃博拉也是無效的。在猴子試驗中,凝固干擾素似乎能起一些作用,使原本100%必死的感染猴中存活下33%。USAMRIID的科學家宣稱,4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獼猴中有3只康復。對埃博拉病毒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些抗病毒藥如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無效,主要是支持和對症治療,包括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控制出血;腎衰竭時進行透析治療等。

埃博拉病毒病該如何預防

1、主要是隔離患者,對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和使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

2、禁止共享針頭,在嚴格消毒情況下也不能重復使用針頭;隔離病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依照嚴格的規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護目鏡和防護服。

3、保證醫院的衛生環境。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為醫院的環境,糟糕的公共衛生、隨處棄置的針頭、缺乏負壓病房都對醫護人員造成極大威脅。因為較好的設備及衛生,在現代化的醫院中,埃博拉病毒幾乎不可能爆發大規模流行。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