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的概述
1、定義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又稱原發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陽性肺炎,為非典型肺炎中的一種,是由支原體(MP)感染引起的、呈間質性肺炎及毛細支氣管炎樣改變,占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10%~40%,肺部病變呈融合性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伴支氣管炎。肺泡有少量炎症滲出物,并可發生灶性肺不張、肺實變和肺氣腫。
2、別稱
原發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陽性肺炎
3、發病部位
肺
4、傳染性
有傳染性
5、高發人群
學校、幼兒園密集人群
6、科室
兒科、呼吸科
支原體肺炎的典型症狀
潛伏期2~3周(8~35天)。症狀輕重不一。大多起病不急,有發熱、厭食、咳嗽、畏寒、頭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狀,以發熱和咳嗽為主要表現。體溫在37℃~41℃,大多數在39℃左右,可為持續性或弛張性,或僅有低熱,甚至不發熱。多數咳嗽重,初期干咳,繼而有痰(偶含少量血絲),有時陣咳稍似百日咳。偶見惡心,嘔吐及短暫的斑丘疹或蕁麻疹。一般無呼吸困難表現,但嬰兒患者可有喘鳴及呼吸困難。重症病例可合并胸腔積液、肺不張,或發生縱隔積氣、氣胸、壞死性肺炎等。少數病情發展迅速,可出現呼吸窘迫,甚至死亡。
體征依年齡而異,年長兒往往缺乏顯著的胸部體征,嬰兒期叩診可有輕度濁音,呼吸音減低,有濕性啰音,有時可呈梗阻性肺氣腫體征。鐮狀細胞性貧血患兒并發此種肺炎時,症狀往往加重,可見呼吸困難、胸痛及胸腔積液。
自然病程自數天至2~4周不等,大多數在8~12日退熱,恢復期需1~2周。X線陰影完全消失,比症狀更延長2~3周之久。偶可見復發。約25%的患兒有其他系統表現,如皮膚、黏膜系統、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大約在起病2天至數周。
支原體肺炎的病因病機
肺炎支原體在發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數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發現。它通過接觸感染,長在纖毛上皮之間,不侵入肺實質,其細胞膜上有神經氨酸受體,可吸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抑制纖毛活動和破壞上皮細胞,同時產生過氧化氫進一步引起局部組織損傷。其致病性可能與患者對病原體或其代謝產物的過敏反應有關。感染后引起體液免疫,大多成年人血清中都已存在抗體,所以很少發病。
支原體肺炎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 培養
肺炎支原體培養較為困難,需要特殊營養培養基,且生長速度較一般細菌慢許多。標本可為鼻咽拭子或吸液、痰、胸膜積液、支氣管肺泡灌洗物、氣管吸液和肺組織等。SP-4和改良的Hayflick肉湯和瓊脂平板可用于肺炎支原體的培養。一般在接種過后4~20天出現菌落。
2、 抗原檢測
包括直接免疫熒光、免疫印跡和雙單抗夾心酶免疫抗原捕獲法,由于這些方法存在特異性/敏感性低,實際應用價值有限。
3、 血清學檢測
目前血清抗體診斷仍為國際上通用的診斷標準,肺炎支原體急性感染血清學診斷應包括IgG和IgM抗體。在成人患者,IgM抗體陽性是急性感染的指標,但陰性不能排除支原體感染,因為在此感染時IgM抗體可能缺失。IgG抗體可用于回顧性診斷,對于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早期診斷價值不大。
4、 基于核酸技術檢測肺炎支原體的檢測方法
如普通PCR、實時PCR等幾乎能檢測所有已知的人類致病支原體,使用最多的是16SrRNA的基因,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而且檢測方法快速、便捷,但感染后肺炎支原體的持續存在、無症狀的肺炎支原體攜帶都可能造成假陽性,其臨床價值尚未完全確立。
支原體肺炎的并發症
極少數病例可伴發中樞神經症狀,例如腦膜炎,腦膜腦炎,多發生神經根炎,甚至精神失常等,出血性耳鼓膜炎,胃腸炎,關節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心包炎,心肌炎,肝炎也有發現。
支原體肺炎的防治方案
1、支原體肺炎的預防方法
平時應做好小兒支原體肺炎的預防。有專家提醒,平時孩子要注意體育鍛煉,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室內要開窗通風,使肌體的耐寒及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隨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與呼吸孩子持續干咳應警惕支原體肺炎道感染的孩子接觸,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合理地調配營養,及早地給孩子口服鈣劑和維生素AD,曬太陽,這樣可退減小兒肺炎的易感因素,也有助于肺炎的預防。按時進行預防接種,還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有充分的休息和足夠的睡眠。
2、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支持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