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

低血糖的概述

1、定義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診斷低血糖。低血糖症是一組多種病因引起的以靜脈血漿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臨床上以交感神經興奮和腦細胞缺氧為主要特點的綜合征。低血糖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出汗、饑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

2、別稱

3、發病部位

全身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糖尿病患者

6、科室

內分泌科

低血糖的典型症狀

1、低血糖的典型症狀

早期症狀:頭痛、頭暈、焦慮、激怒、嗜睡、注意力渙散。

晚期症狀:激動不安、饑餓、軟弱、出汗、心動過速、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震顫,一過性黑朦,意識障礙,甚至昏迷。

2、低血糖的分類

低血糖分為藥物誘導(最常見原因)和非藥物誘導。

藥物誘導

胰島素,乙醇,磺脲類藥引起的低血糖占住院病人的大多數。

非藥物誘導

包括饑餓性低血糖,特點是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往往在禁食或鍛煉時發作;反應性低血糖,特點是進食引起的腎上腺素能神經興奮症狀。饑餓性低血糖的血糖值較反應性低血糖更低,持續時間更長。有些低血糖以主要在兒童或嬰兒為特點,另一些低血糖則主要出現在成人。

低血糖的病因病機

臨床上反復發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質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應性低血糖症,多見于功能性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1)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常見的有胰島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藥物性:如注射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藥物、水楊酸、飲酒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腎衰竭、營養不良等。

(4)胰島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皮質醇等缺乏。

(5)胰外腫瘤。

2、餐后(反應性)低血糖症

(1)糖類代謝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發性反應性低血糖症。

(3)滋養性低血糖症(包括傾倒綜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現的進餐后期低血糖症。

低血糖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對發作性(特別在空腹)精神-神經異常、驚厥、行為異常、意識障礙或昏迷者,尤其是對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應考慮到低血糖症的可能,及時查驗血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低血糖病人在就診時血糖正常,并無低血糖症狀,往往僅表現為慢性低血糖的后遺症,如偏癱、癡呆、癲癇、精神失常、兒童智商明顯低下等。以致臨床常誤診為精神病、癲癇或其他器質性腦病(如腦炎等)。因此,應與其他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的疾病相鑒別,如腦炎、多發性硬化、腦血管意外、癲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糖尿病非酮症高滲性昏迷、精神病、藥物中毒等。

2、空腹、餐后數小時或體力活動后出現交感神經興奮為主要表現的低血糖症,應與具有交感神經興奮表現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嗜鉻細胞瘤、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更年期綜合征等相鑒別。

3、酗酒后出現的低血糖症應與酒醉相鑒別 乙醇不僅可引起低血糖,也可引起酮症,有時乙醇引起的低血糖及酮症可被誤認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這是診斷時需注意的。

低血糖的并發症

低血糖的并發症有很多種。第一,腦部并發症。低血糖的最初改變是導致腦組織血流量的不對稱性增加,灰質部分和右半球血流量增加更多。繼之出現腦組織水腫,此時可出現嚴重的神經低血糖症群。低血糖糾正后上述變化可很恢復,不留有永久性損害。若低血糖持續或反復發作,可致灰質部分的腦細胞變性和點狀壞死。若低血糖十分嚴重且長時間未得到糾正,可造成大片腦組織壞死軟化,致腦萎縮和癡呆。

第二,心臟方面的并發症。低血糖發作時,因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導致心率加快或竇性心動過速其他多種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早搏、短陣室速等亦可發生。伴冠心病者常因低血糖發作而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低血糖的防治方案

1、低血糖的預防方法

1.1、合理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藥物使用過多是發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要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藥物劑量。

1.2、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定時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穩定的攝食量。積極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進食三餐,易出現低血糖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應在三次正餐之間增添2~3次加餐。即從三次正餐中勻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

1.3、運動療法是糖尿病病人綜合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劇烈運動可致低血糖發生,因此劇烈運動或體力活動增加時應及時加餐或酌情減少胰島素用量。

1.4、自我血糖監測能夠明顯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率,可在睡前監測血糖。

1.5、每一個糖尿病病人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兩件寶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餅干等,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電話、用藥等。

2、低血糖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支持療法。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