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前期表現

輪狀病毒前期表現

1、輪狀病毒前期表現

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黃水、無粘液。

潛伏期通常為2至3天。急性起病,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黃水、無粘液、膿、血、量,一般為5——10次/天,體重超過20倍的人/天。大多數伴有發熱,體溫在39.5到37.9.30%——50%例患兒早期呼吸症狀。

成人感染者發熱及呼吸道症狀較兒童少。其他伴發症狀有腹脹、腹鳴、腹痛和惡心、嘔吐等。成人輪狀病毒感染可有全身乏力、酸痛、頭暈、頭痛等症狀。腹瀉重者可發生等滲性脫水、代謝性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體弱、老年人及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患者的症狀較重。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病程較短,一般3——5天,多數具有自限性。免疫缺陷患者可發生慢性症狀性腹瀉。

2、輪狀病毒的高發人群

輪狀病毒(RV)屬于呼腸病毒科、輪狀病毒屬。1975年由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正式命名。根據病毒的基因結構和抗原性將其分為A---G 7個群,其中A群輪狀病毒的感染最常見,主要引起嬰幼兒腹瀉。B群輪狀病毒僅在成人中暴發流行。D—G群只引起動物腹瀉。在我國,0~2歲以內的嬰幼兒人數約為4000萬人(含新生兒),每年大約有1000萬嬰幼兒患輪狀病毒感染性胃腸炎,占嬰幼兒人數的1/4。輪狀病毒有明顯的季節性,秋冬交接時期多發,故又稱“秋季腹瀉”。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

3、輪狀病毒的傳播方式

主要經糞—口傳播,亦可通過水源傳播或呼吸道傳播。新生兒輪狀病毒感染主要來源于孕產婦感染、產道感染及醫院內感染。醫院里可通過護理人員造成輪狀病毒感染的傳播。

輪狀病毒腹瀉的傳染性

因為輪狀病毒的傳染性很強,在體外可以存活幾個小時到幾個月,在低溫環境下存活時間更長。在急性期病人的大便里,每1克大便含有的病毒數量超過1000億個,而且孩子在出現症狀之前就可以排出病毒,一直持續到症狀出現后10天,所以家庭、幼兒園里很容易相互傳播。

新生兒因為從母親那里帶來的抗體還比較高,感染后常常沒有症狀或症狀很輕,但早產兒因為沒有獲得足夠的抗體,是個例外,出現重症表現的風險要高于足月兒。重症病例主要發生在3-24月之間的孩子,只有大約25%重症病例發生在2歲以后。大部分孩子要感染多次,但第一次感染的症狀往往比后繼的感染要重,后繼的感染症狀比較輕甚至沒有症狀,可能是因為首次感染產生了免疫保護。

怎么預防輪狀病毒

感染輪狀病毒后,多數小兒常常突然起病、發燒,很多患兒可出現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先是嘔吐,接著大便次數增多,如“蛋花湯”樣,有時帶有少量黏液。整個病程大約3——8天。

兒科專家指出,對于感染輪狀病毒的嬰幼兒患者,臨床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所以預防和日常護理是關鍵。母乳喂養是預防小兒腹瀉的最好辦法。因母乳最適合嬰幼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含有的免疫球蛋白還可防御病毒侵襲。但同時年輕媽媽必須注意哺乳時的衛生,喂奶前要用流動水洗手,最好用溫開水清洗乳頭。

此外,專家提醒家長不要擅自使用藥物,抗生素對輪狀病毒無效,抗生素的作用是殺滅細菌,對這種由病毒引起的腹瀉是不起作用的,相反還可能造成小兒腸道正常菌群失調,加重腹瀉症狀;建議吃熟食,不吃生食;盡量少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不接觸患有腹瀉的寶寶;室內可以熏一些艾葉和醋,保持一定的濕度;必要時可為孩子實施疫苗接種。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