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腦病

肝性腦病的概述

1、定義

肝性腦病(HE)又稱肝性昏迷,是指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征,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有急性與慢性腦病之分。

2、別稱

肝性昏迷

3、發病部位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患有嚴重肝病者

6、科室

神經內科、消化內科

肝性腦病的典型症狀

1、肝性腦病的典型症狀

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征是:撲翼樣震顫.精神症狀、腦水腫,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精神神經症狀有下列幾方面。

2、肝性腦病的分類

有急性與慢性腦病之分。

肝性腦病的病因病機

引起肝性腦病的原發病有重症病毒性肝炎、重症中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各型肝硬化、門-體靜脈分流術后、原發性肝癌以及其他彌漫性肝病的終末期,而以肝硬化患者發生肝性腦病最多見,約占70%。誘發肝性腦病的因素很多,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飲食、大量排鉀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鎮靜、麻醉藥,便秘、尿毒症、感染或手術創傷等。這些因素大體都是通過:①使神經毒質產生增多或提高神經毒質的毒性效應。②提高腦組織對各種毒性物質的敏感性。③增加血-腦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而誘發腦病。

肝性腦病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血氨

慢性肝性腦病、pse患者多半有血氨升高。但急性肝性腦病患者血氨可以正常。

2、腦電圖

大腦細胞活動時所發出的電活動,正常人的腦電圖呈α波,每秒8~13次。肝性腦病患者的腦電圖表現為節律變慢。Ⅱ-Ⅲ期患者表現為δ波或三相波,每秒4~7次;昏迷時表現為高波幅的δ波,每秒少于4次。腦電圖的改變特異性不強,尿毒症、呼吸衰竭、低血糖亦可有類似改變。此外,腦電圖對亞臨床肝性腦病和i期肝性腦病的診斷價值較小。

3、誘發電位誘發電位

是大腦皮質或皮質下層接受到由各種感覺器官受刺激的信息后所產生的電位,其有別于腦電圖所記錄的大腦自發性電活動。根據受刺激感覺的不同部位可將誘發電位分為視覺誘發電位(VEP、、腦干聽覺誘發電位(BAEP、和軀體感覺誘發電位(SEP、,誘發電位檢查多用于輕微肝性腦病的診斷和研究。尚有一種p300事件相關電位,其與傳統的誘發電位相比,具有不受刺激部位生理特性影響的特點。輕微肝性腦病患者的p300潛伏期延長。

4、心理智能測驗心理智能測驗

適合于肝性腦病的診斷和輕微肝性腦病的篩選。其缺點是受年齡、教育程度的影響。老年人和教育層次比較低者在進行測試時較為遲鈍,影響結果。其他可用于檢測輕微肝性腦病的方法尚有劃線及系列打點試驗。

5、影像學檢查

急性肝性腦病患者進行頭部CT或MRI檢查時可發現腦水腫。慢性肝性腦病患者則可發現有不同程度的腦萎縮。此外,MRI檢查可發現基底神經節有T1加權信號增強,與錳在該處沉積有關。開展的磁共振波譜分析(MRS、是一種在高磁場強(1、5t以上、磁共振掃描機上測定活體某些部位代謝物含量的方法。用質子(h1、mrs檢測慢性肝病患者大腦枕部灰質和頂部皮質可發現某些有機滲透物質如膽堿、谷氨酰胺、肌酸等的含量發生變化。肝性腦病、輕微肝性腦病甚至一般的肝硬化患者均有某種程度的改變。

肝性腦病的并發症

肝性腦病的危害:根據患者意識障礙程度、神經系統表現及腦電圖改變,參照我國實用內科學,可將肝性腦病分為0-4期,但各期可重疊或相互轉化。

微型肝性腦病,患者常常無明顯異常,只有輕微的神經生理及心理異常,可能會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不能很好地完成精細動作,如進行高空作業或駕駛汽車等可能會有安全隱患。

重型肝性腦病可能會由于中樞抑制而危及生命;反復發作或治療依賴性肝性腦病的預后較差,肝昏迷程度越深,預后越差,死亡率越高,其中Ⅲ期、Ⅳ期肝性腦病的存活率小于30%。

肝性腦病的防治方案

1、肝性腦病的預防方法

預防門靜脈高壓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最根本的辦法是降低門靜脈高壓或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一旦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應及時給予止血,并及時清除胃腸道積血。如腸道感染,原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墜積性肺炎,褥瘡感染及敗血症等,常是肝性腦病的重要誘因,應及時合理地給予抗感染治療

2、肝性腦病的治療方法

去除誘因:控制這些誘因常可有效地制止肝性腦病的發展。例如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大出血后可發展成肝性腦病,積極止血、糾正貧血、清除腸道積血等可以制止肝性腦病的發生。

營養支持治療、改善肝細胞功能:肝性腦病患者往往食欲不振,或已處于昏迷狀態,不能進食,僅靠一般的靜脈輸液遠遠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減少或拮抗氨及其他有害物質,改善腦細胞功能。

有腦水腫時,應予以脫水治療。此外,肝性腦病患者有低氧血症,應予以吸氧,有報道,高壓氧療法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