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

抽搐的概述

1、定義

抽搐是不隨意運動的表現,是神經-肌肉疾病的病理現象,表現為橫 紋肌的不隨意收縮。臨床上常見的有如下幾種:驚厥,強直性痙攣,肌陣攣,震顫,舞蹈樣動作, 手足徐動,扭轉痙攣, 肌束顫動, 習慣性抽搐。中醫認為引起抽搐的病因病機主要有熱毒內盛,風陽擾動、風毒竄絡、陰血虧損等方面。常見于腦系疾病、傳染病、中毒、頭顱內傷、厥病類疾病、子癇、產后痙病、小兒驚風、破傷風、狂犬病等病中。臨床對以抽搐為主病的病種尚不能確定時,可以抽搐待查作為初步診斷,并進行辯證論治。

2、症狀部位

全身。

3、症狀科室

內科。

4、常見病因

高熱、癲癇、破傷風、狂犬病、缺鈣等都可引起抽筋,這屬全身性的,還有局部性的如腓腸肌(俗稱小腿肚子)痙攣,常由于急劇運動或工作疲勞或脛部劇烈扭擰引起脊柱肌群,往往在躺下或睡覺時出現。

抽搐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抽搐的引發原因有很多,症狀也有很多表現形式,主要的有:發熱,發燒,便秘,喉中痰鳴,痰黃、苔黃膩,壯熱口渴,便秘腹脹,斑疹、舌絳,煩躁、目赤、口苦,斷煩失眠,兼血虛,抽搐頻作,抽搐頻作,痰涎壅盛,痰涎壅盛,納呆、腹脹,肢冷、便溏,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全身痙攣,上下肢抽動,發作不定時,神志清醒。臨床表現有全身強直性抽風、局限性抽風和高熱驚厥。

抽搐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抽搐的檢查方法

除詳細病史、症狀及體格檢查外,血、小便、大便常規檢查多橫紋肌屬必要。其他實驗室檢查根據病情有選擇性進行,如腦脊液、血糖、尿素氮、二氧化碳結合力等檢驗,以及X線、B型超聲波、心電圖、CT等檢查。

2、抽搐的診斷鑒別方法

當橫紋肌出現不隨意的收縮蛙即可診為抽搐。但要區分那種類型則需根據具體的臨床表現加以判斷。手足蠕動、顫抖系以肢端為明顯,不同于抽搐。

2.1、疾病辨析有癲癇大發作、癔病性抽搐、精神性震顫、肌病性肌萎縮。

2.2、中醫結合伴隨症進行診斷思考,如:起病突然,伴高熱者,應考慮春溫[瘟]、暑溫[瘟]、疫毒痢等。伴頭痛、嘔吐等、除應考慮春溫[瘟]、暑溫[瘟]、疫毒痢等病外,尚應考慮腦癆、腦部寄生蟲病等。肝熱病、肝瘟患者出現深度黃疸和腦神症狀并抽搐者,多為肝厥。小兒高熱、抽搐,為急驚風;小兒體弱、久病而抽搐,為慢驚風。

2.3、結合病史進行診斷思考,如:慢性或急性腎病患者症見抽搐,應考慮腎厥。消渴患者症見抽搐,應考慮消渴厥。風眩患者症見抽搐,應考慮出血中風、厥[真]頭痛。即往有類似病史,發作時神志不清,口吐白沫,移時自行停止者,多為癇病。暑季于高溫環境下發病,多屬暑風[痙]。因情志刺激等所致者,常見于氣[郁]厥。有外傷或被狂犬咬傷等病史者,應考慮破傷風、狂犬病等。

抽搐的危害

抽動症的危害遍及身體、心理和感知,而且這些危害相互作用,惡性循環,主要有機體變化;心理問題、繼發學習困難、品行障礙、感知退縮、社交障礙、行為問題。

抽搐的防治方法

1、抽搐的預防方法

1.1、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來預防。例如癲癇病人需按醫囑服藥,如果突然停藥,即使是1天~2天,都會導致癲癇抽筋的發作。又如小兒高熱易抽筋,及時退熱可預防抽筋;破傷風病可引起抽筋,所以要打破傷風疫苗預防破傷風病;狂犬病會引起抽筋,預防狗咬傷很重要,萬一被狗咬傷,要立即到醫院診治;對患狂犬病的家畜應立即殺死;缺鈣會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補足鈣(多吃含鈣食物,必要時服葡萄糖酸鈣、鈣片等),同時要多曬太陽,服食魚肝油等。

1.2、預防腓腸肌抽筋,要在劇烈運動前或游泳前做足準備運動、熱身運動。為防止晚上睡覺時該處抽筋,白天勿過度疲勞,晚上勿使腿部受涼。

2、抽搐的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包括服用中藥、針炙療法、穴位注射療法、耳針療法、燈火蘸療法)以及西醫治療。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