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

麻風病的概述

1、定義

麻風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病變在皮膚和周圍神經。臨床表現為麻木性皮膚損害,神經粗大,嚴重者甚至肢端殘廢。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廣,我國則流行于廣東、廣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區。建國后由于積極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發病率顯著下降。

2、別稱

麻風。

3、發病部位

皮膚、周圍神經系統。

4、傳染性

有傳染性,飛沫傳播、接觸傳播。

5、高發人群

少年,青年,兒童。

6、科室

傳染科、皮膚科。

麻風病的典型症狀

1、麻風病的典型症狀

早期症狀:皮損為淺色、淺黃色或淡紅色斑,邊界模糊,廣泛而對稱分布于四肢伸側、面部和軀干等。淺感覺正常或稍遲鈍,有蟻行感。鼻黏膜可充血、腫脹或糜爛。

晚期症狀:皮損呈深在性、彌漫性浸潤,常伴暗紅色結節,面部結節或斑塊可融合成大片凹凸不平的損害,雙唇肥厚,耳垂腫大,形如獅面;眉毛脫落,頭發部分或大部分脫落。伴明顯淺感覺及出汗障礙,周圍神經受累導致面癱、手足運動障礙和畸型、骨質疏松和足底潰瘍等。淋巴結、睪丸、眼和內臟器官受累嚴重,睪丸可萎縮,常引起陽萎、乳房脹大、不育等。

2、麻風病的分類

根據麻風菌素試驗由強陽性漸次移行為陰性,麻風桿菌由少到多,組織病理表現由上皮樣細胞肉芽腫移行為泡沫細胞肉芽腫,很象光譜中不同波長序列一樣。因此,借用物理學的光譜現象,形成麻風病免疫光譜概念。1966年Ridley和Jopling提出以光譜概念為基礎的麻風五級分類法(又稱光譜免疫分類法),并經1973年第十屆國際麻風會議討論后推薦采用,將麻風分為結核樣型麻風(tuberculoidleprosy,TT)、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borderlineTuberculoidleprosy,BT)、中間界線類麻風(midborde1ineleprosy,BB)、界線類偏瘤型麻風(borderlinelepromatousleprosy,BL)、瘤型麻風(1epromatousleprosy,LL)。未定類麻風(indeterminateleprosy,IL)被看做麻風病的早期階段,不列入分類。這是一個連續的病譜,病人可因宿主反應和治療向任一方面移動。TT端細胞免疫最強,組織中一般查不到麻風桿菌;LL端缺乏對麻風桿菌抗原的細胞免疫,無巨噬細胞激活,組織中可檢出大量麻風桿菌。TT和LL最穩定,前者可自愈,后者若未經適當的治療將繼續加重感染。BT若未經治療,常降級至BL。BB最不穩定,若未經治療,多數降級至LL。未定類雖未列入光譜分類,以后有的自愈,有的向臨床各型發展。此分類法比較實用,能反映麻風病的整個過程,已被世界各地普遍采用。

麻風病的病因病機

病原菌是麻風桿菌。離體后的麻風桿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時即喪失其繁殖力,在60℃處理一小時或紫外線照射兩小時,可喪失其活力。一般應用煮沸、高壓蒸氣、紫外線照射等處理即可殺死。

麻風病人是麻風桿菌的天然宿主。麻風桿菌在病人體內分布比較廣泛,主要見于皮膚、黏膜、周圍神經、淋巴結、肝脾等網狀內皮系統某些細胞內。在皮膚主要分布于神經末梢、巨噬細胞、平滑肌、毛帶及血管壁等處。在黏膜甚為常見。此外骨髓、睪丸、腎上腺、眼前半部等處也是麻風桿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圍血液及橫紋肌中也能發現少量的麻風桿菌。麻風桿菌主要通過破潰的皮膚和黏膜排出體外,其他在乳汁、淚液、精液及陰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風桿菌,但菌量很少。

麻風病的傳染源是未經治療的麻風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膚黏膜含有大量麻風桿菌,是最重要的傳染源。傳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其次是間接接觸傳染。

麻風病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體格檢查

要系統全面,在自然光線下檢查全身皮膚、神經和淋巴結等。

檢查神經時

既要注意周圍神經干的變化,又要注意感覺和運動功能的變化。周圍神經干檢查:一般注意耳大神經、尺神經和腓神經,其他如眶上神經、頸前神經、鎖骨上神經、中神經、橈神經、腓淺神經、脛后神經和皮損周圍及其下面的皮神經。檢查時應注意其硬度、粗細、結節、有無膿瘍以及壓痛等。神經功能檢查,是測定神經未稍受累的情況,分為主觀檢查和客觀檢查法。

運動功能障礙檢查

檢查時讓病人抬額、皺眉、鼓腮、吹哨、露齒等動作,觀察面部神經是否麻痹。讓病人作屈伸手腕,內外展指、對指、握掌等動作,觀察上肢的神經功能。讓病人作足的背伸、跖屈、內翻、外翻等動作。觀察腓神經是否麻痹。

麻風桿菌檢查

主要從皮膚和黏膜上取材,必要時可作淋巴結穿刺查菌。皮膚查菌取材:選擇有活動性,皮膚損害,消毒皮膚。檢查時戴消毒手套,用左手拇、食兩指將患者皮膚捏緊提起,使局部皮膚變白,然后右手持脫刀切開一個5毫米長,3毫米深的切口,以刀刃刮取組織液,涂在載物片上,固定抗酸染色、鏡檢。切口棉球貼壓,取材部位的多少視需要而定。

組織病理檢查

對麻風的診斷、分型和療效判定都有重要意義。取材應選擇活動性損害,宜深達脂肪層,如損害不同,取材時需要同時切取兩處送檢,這對界線類麻風診斷是有價值的。

診斷時必須掌握麻風病的皮損特點,皮損常伴有感覺障礙,周圍神經干常呈粗大,瘤型麻風的損害中常檢查出麻風菌。

鑒別:

需要鑒別的皮膚病

瘤型麻風應與皮膚黑熱病、神經纖維瘤、斑禿、結節性黃色瘤、魚鱗病、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結節性紅斑、皮肌炎等鑒別:結核樣型麻風應與肉樣瘤、環狀紅斑、持久隆起性紅斑、皮膚黑熱病淺色斑型、環狀肉芽腫、尋常性狼瘡、體癬、遠心性紅斑等鑒別;未定類麻風應與白癜風、貧血痣、皮膚黑熱病淺色斑型淺色斑型和花斑癬等鑒別:界線類麻風應與紅斑性狼瘡、皮膚黑熱病、蕈樣肉芽腫(浸潤期)等鑒別。

需要鑒別的神經病

如脊髓空洞症,其他原因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炎、外傷性周圍神經損傷、進行性脊髓性肌萎縮、進行性增殖性間質性神經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股外側皮神經炎、面神經麻痹等。

麻風病的并發症

導致畸形或者殘廢。

麻風病的防治方案

1、麻風病的預防方法

對重型患者,必須實行隔離治療。

在流行地區,普遍進行卡介苗接種,增加易感人群對麻風的抵抗力。

加強宣教工作,早發現,早防治。

患者應加強營養,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適當參加勞動,忌房事。并注意保持居室空氣新鮮和陽光充足。

要控制和消滅麻風病,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積極防治,控制傳染”的原則,執行“邊調查、邊隔離、邊治療”的做法。發現和控制傳染病源,切斷傳染途徑,給予規則的藥物治療,同時提高周圍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傳染、消滅麻風病。

鑒于目前對麻風病的預防,缺少有效的預防疫苗和理想的預防藥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應用各種方法早期發現病人,對發現的病人,應及時給予規則的聯合化學藥物治療。對流行地區的兒童、患者家屬以及麻風菌素及結核菌素反應均為陰性的密切接觸者,可給予卡介苗接種,或給予有效的化學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

2、麻風病的治療方法

由于麻風病的危害比較大,患者可能會手及足部出現難愈性潰疹;眼臉不能閉合,眼球破壞以致失明;手指及足趾蝕脫;鉤手;垂腕和垂足等,應該及時治療,目前治療麻風病主要有下面幾種方法:

藥物治療:如氨苯礬、氯苯吩嗪、利神平等。

免疫療法:可作為輔助治療。

麻風反應的治療:可酌情選用反應停、皮質類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靜脈封閉及抗組胺類物物等。

并發症的處理:足底慢性潰瘍者,注意局部清潔,防止感染,適當休息,必要時須擴創或植皮。畸形者,加強鍛煉、理療、針灸,必要時作矯形手術。

關聯內容